巴彥縣農房試點(哈爾濱市巴彥縣創新)
2023-07-24 09:42:19 1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哈爾濱3月17日電 (楊雪楠)農民與合作社籤訂合同並支付託管費用,託管服務組織開展農業生產,政府履行監管責任,產出糧食歸農民所有。近年來,哈爾濱市巴彥縣大力發展土地託管社會化服務,加快推進農業節本增效,探索出了一條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三月的哈爾濱乍暖還寒。巴彥縣山後鄉的劉輝巨農種植合作社裡卻是一片融融暖意,種糧大戶林樹春一大早就來到合作社,把190畝地進行了託管。每畝地只需交350元託管費,從種到收都由合作社負責,最高保底畝產1500斤。「土地託管給合作社省心又方便,一條龍服務,耕種收穫合作社都管。如果收成好還能多賺點,遇上災也能給最低保障。2019年我自己種地,才收入2萬多塊錢,2020年土地託管,加上年景好,我收入近10萬塊錢。」林樹春說道。
林樹春所說的土地託管,是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方式。農民與合作社籤訂合同並支付託管費用,託管服務組織開展農業生產,政府履行監管責任,產出糧食歸農民所有。在保底託管中「託管 金融 保險 銷售」一併實施,形成「一條龍」服務鏈條。與銀行合作為農戶提供快捷的貸款服務。引導合作社投保農業保險,每畝投保40元,最低保障純收入每畝800元。針對農民賣糧難,與糧食收儲企業對接,根據農民意願選擇時間節點自行銷售或者代銷。
為鞏固脫貧成果,巴彥縣對低收入的託管農戶推出託管費優惠政策。哈爾濱市巴彥縣山後鄉靠林村村民汪亞秀介紹:「我老伴兒身體不好,家裡的地沒人種,我們就把土地託管出去了。每畝地少收50塊錢託管費,不用犯愁種地了,收成也有了保障。」
在託管過程中,農民除了可以享受金融貸款、種田保險、保值銷售的服務外,統一集中服務和規模經營也讓村民可以通過外出打工、發展特色經濟等方式增加收入。對於留在原地的農民,合作社還想出了二次增收的途徑。「我們鼓勵在家的村民與合作社合作,帶著農機具來合作社打工。去年一年就有近千戶農民帶著農機具來合作社打工賺錢,平均每戶增收2萬元以上。」哈爾濱市巴彥縣農經服務總站站長李秀民說。
目前正值春耕備耕期,但合作社早在2020年九月就把種子、化肥等農資預定好了。「去年複合肥採購價是每噸1920元,現在採購價格在每噸2500元左右,照現在一噸得差500元,每袋肥得差30塊錢。」哈爾濱市巴彥縣山後鄉劉輝巨農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劉輝介紹,目前該合作社的農資已經準備齊全。
由專業隊伍進行統一耕種、統一施肥、統一防治、統一收穫,合作社、農機、保險、銀行等部門各司其職,政府以及聘請的第三方機構聯合對合作社進行全程監管,實行誠信服務機制,既保證了託管服務質量,也規避了相應風險,讓規模經營的土地產出更高,也讓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更有保障。「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土地託管降低了種地成本,帶動了農民增收。有利於重新整合農村資源,提高糧食產量,推動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哈爾濱市巴彥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偉氡說。
保底式的土地託管服務模式和託管程序讓巴彥縣農民吃上了「定心丸」。據了解,巴彥縣2020年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52.18萬畝,比2019年增長50%,實現糧食增產6261萬斤,農民增收5635萬元。解放農村勞動力2.3萬人,務工創收2億元。
圖片由王莉莉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