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重減震的3D印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3:25:07

本實用新型涉及3D印表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重減震的3D印表機。
背景技術:
3D印表機是可以「列印」出真實的3D物體的一種設備,由一位名為恩裡科·迪尼的發明家設計的,3D印表機不僅可以「列印」出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太空人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
現有技術中的3D印表機在列印物體時電機必然會產生震動,這樣自然就影響了物體的精細度,目前傳統的電機產生的震動都是採用減震墊等簡單的形式對3D印表機減震,但是結構單一,效果不理想,無法使3D印表機良好的減震,導致列印過程中,穩定性差,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重減震的3D印表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重減震的3D印表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頂部設有印表機蓋,所述機體內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列印裝置,所述機體內腔的底部開設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兩側均設有緩衝板,所述置物槽的內壁設有第一減震墊,所述第一減震墊的上表面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工作檯平面,所述機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包括兩個玻璃纖維板,且兩個玻璃纖維板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玻璃纖維板的下方設有兩個彈性橡膠塊,兩個彈性橡膠塊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玻璃纖維板和彈性橡膠塊之間設有交叉的減震杆,所述減震杆上設有第三彈簧,且相鄰兩組減震杆之間均設有減震柱,所述減震柱的兩端分別與玻璃纖維板的下表面和彈性橡膠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減震裝置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波紋套筒,所述波紋套筒的內腔插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內腔設有三層第二減震墊,且每兩層第二減震墊之間均勻設有三個減震球,所述波紋套筒的底端設有吸盤。
優選的,所述第一減震墊包括海綿層和橡膠層。
優選的,所述支腿的數量為兩個。
優選的,所述減震杆為X字形。
優選的,所述減震杆呈矩形陣列狀排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多重減震的3D印表機,通過緩衝板和第一減震墊的配合使用,達到了對電機的減震,從而達到了對工作檯平面的減震,通過玻璃纖維板、彈性橡膠塊、第一彈簧、第二彈簧、第三彈簧和減震杆的配合使用,達到了對機體的減震效果,從而使3D印表機在工作時能夠提高精細度,通過波紋套筒、第二減震墊、減震球和吸盤的配合,達到了對機體再次減震的效果,經過多層減震後,效果明顯,震動感下降,保證了3D印表機的穩定性,保證了3D印表機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通過多種結構,均達到了對3D印表機的減震,增強了穩定性,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減震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體、2列印裝置、3印表機蓋、4第一減震墊、41海綿層、41橡膠層、5電機、6工作檯平面、7緩衝板、8減震裝置、81玻璃纖維板、82第一彈簧、83第三彈簧、84減震柱、85減震杆、86第二彈簧、87彈性橡膠塊、9波紋套筒、10減震球、11吸盤、12第二減震墊、13支腿、14置物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多重減震的3D印表機,包括機體1,機體1的頂部設有印表機蓋3,機體1內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列印裝置2,機體1內腔的底部開設有置物槽14,置物槽14內放置的電機5可以有效的保護電機5,防止電機5左右擺動,置物槽14的兩側均設有緩衝板7,緩衝板7對置物槽14進行了減震,通過緩衝板7和第一減震墊4的配合使用,達到了對電機5的減震,從而達到了對工作檯平面6的減震,置物槽14的內壁設有第一減震墊4,第一減震墊4包括海綿層41和橡膠層42,對電機5進行了減震,第一減震墊4的上表面設有電機5,電機5的輸出軸上設有工作檯平面6,機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減震裝置8,減震裝置8包括兩個玻璃纖維板81,且兩個玻璃纖維板81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82,玻璃纖維板81和第一彈簧82的配合,達到了對機體1的一次減震,玻璃纖維板81的下方設有兩個彈性橡膠塊87,兩個彈性橡膠塊87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86,彈性橡膠塊87和第二彈簧86的配合,達到了對機體1的二次減震,玻璃纖維板81和彈性橡膠塊87之間設有交叉的減震杆85,減震杆85為X字形,減震杆85呈矩形陣列狀排列,減震杆85上設有第三彈簧83,減震杆85和第三彈簧83的配合使用,達到了對機體1的三次減震,且相鄰兩組減震杆85之間均設有減震柱84,減震柱84的兩端分別與玻璃纖維板81的下表面和彈性橡膠塊87的上表面固定連接,通過玻璃纖維板81、彈性橡膠塊87、第一彈簧82、第二彈簧86、第三彈簧83和減震杆85的配合使用,達到了對機體1的減震效果,從而使3D印表機在工作時能夠提高精細度,減震裝置8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波紋套筒9,波紋套筒9的內腔插接有支腿13,支腿13的數量為兩個,支腿13的內腔設有三層第二減震墊12,且每兩層第二減震墊12之間均勻設有三個減震球10,波紋套筒9的底端設有吸盤11,波紋套筒9通過吸盤11吸附在地面上,通過波紋套筒9、第二減震墊12、減震球10和吸盤11的配合,達到了對機體1再次減震的效果,經過多層減震後,效果明顯,震動感下降,保證了3D印表機的穩定性,保證了3D印表機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通過多種結構,均達到了對3D印表機的減震,增強了穩定性,提高了效率。
使用時,電機5震動,第一減震墊4對電機5進行了一次減震,緩衝板7對電機5進行了左右減震,電機5震動的力分散到減震裝置8上,減震裝置8上的玻璃纖維板81和彈性橡膠塊87對機體1進行減震,同時第一彈簧82、第二彈簧86和第三彈簧83的收縮能更好的卸掉震動力,另一部分力又分散到支腿13上,第二減震墊12和減震球10又進行了一次減震,經過多層減震後,震感已被減緩,波紋套筒9通過吸盤11吸附在地面上。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