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七大影片你會選擇哪部(一場春節檔電影)
2023-07-24 00:44:02 1
每年的春節檔電影,註定是場「大戰」。
2016年周星馳的《美人魚》33.9億,
2017年《功夫瑜伽》17億,《西遊降魔篇》16億,
2018年《紅海行動》36億,《唐人街探案2》33億,
2019年《流浪地球》46億,
2021年《你好李煥英》54億,《唐人街探案3》45億,
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40億......
這些票房數字,代表著春節檔競爭的激烈以及票房的強悍。
所以很多大製作的電影牟足了勁,要在春節檔上映,為的就是其背後巨大的市場。
為了利益,廝殺,在所難免。
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目前為止,《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上演膠著戰,成為大贏家。
但幾家歡喜幾家愁,鄧超的電影《中國桌球之絕地反擊》卻在上映兩天後改檔,提前出局春節檔,成為最慘春節檔電影。
從上映兩天的數據來看,不管是票房、票房佔比,還是上座率,均被其它6部電影吊打。
改檔再播,鄧超電影未來命運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錯過了春節檔,多少頗有點大勢已去的意思。
而就算退出激烈競爭的春節檔,也並不意味著之後遇到的競爭對手不強。
電影市場,風雲變幻。
競爭其激烈程度,不亞於一場戰爭。
一部電影的成功,天時、地利與人和,缺一不可。
除了電影本身的質量外,這些年觀眾的口味也在發生變化。
願意走進電影院掏錢消費的觀眾,他們對電影和演員,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
值得指出的是,願意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往往不是在某博廣場吵得最兇、最活躍的粉絲們。
01,鄧超在電影市場的「水土不服」
鄧超這些年來,在娛樂圈早已經有了自己強大的人脈。
在《中國桌球之絕地反擊》之前,他不僅帶著妻兒,更是請來了100多位明星加油助威。
這樣的號召力,不是單純靠良好的人緣就能達到的,背後還有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
但是哪怕這樣,鄧超在電影這條路上,依然走得磕磕絆絆。
在青年演員中,鄧超的演技無可挑剔。
他主演的《幸福像花兒一樣》《甜蜜蜜》《艱難愛情》《你是我兄弟》等電視劇,都獲得了不錯的收視和口碑。
但在電影上,他就不那麼順利了。
2007年,馮小剛拍攝電影《集結號》,找他來演男二。
憑藉這部電影,鄧超雖然拿下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但也和馮小剛心生嫌隙。
鄧超由於扎戲、缺席《集結號》的宣傳等,讓馮小剛心生不滿。
更讓馮小剛惱火的是,在MTV盛典上,馮小剛本想趁機宣傳電影,但卻被鄧超搶了風頭。
因為鄧超直接在臺上宣布了自己和孫儷的戀情。
一時間,媒體哪還有心思關心什麼電影,全都圍著鄧超追問兩人的戀情。
這讓一旁的馮小剛忍不住黑臉,怒懟記者。
之後,帶著一腔怒火匆匆離開。
兩人的梁子,就此結下。
這一結,就是10年之久。
從2007年到2017年,是華誼發展最好的10年,手握半個娛樂圈明星的合約,資源好到爆。
作為華誼最大的功臣,馮小剛在華誼的導演地位,無人可撼動。
這也就意味著,華誼的很多電影資源,與鄧超無緣。
所以在《集結號》之後,馮小剛的電影幾乎很難看到鄧超的身影。
而鄧超在電影上的成績,除了《美人魚》、《中國合伙人》獲得不錯的口碑和票房外,其他的一言難盡。
2014年,鄧超做起了導演,執導《分手大師》。
出品公司除了光線傳媒外,還有他一手創立的天津橙子映像傳媒。
由此可見,他對這部電影是信心滿滿的。
這部電影鄧超、楊冪主演,此外還有古力娜扎、柳巖的加盟,陣容還是不錯的。
但單薄的故事,單一的搞笑形式,牽強的故事邏輯,乾癟的劇情,東拼西湊的段子等,讓觀眾各種吐槽。
有媒體這樣評論:
「那種神經質式的自我糟踐的表演模式,詮釋了『秀下限』的電影娛樂觀」。
有觀眾更是毫不客氣指出:
「如果演員演戲僅僅靠全程擠眉弄眼耍寶犯賤就行的話,我想謝娜可能早已是奧斯卡影后了。」
2015年,鄧超重振旗鼓,執導電影《惡棍天使》。
他不僅親自上陣當男主角,還拉上妻子孫儷。
那時候的孫儷,因為《甄嬛傳》大火。
可以說,這對夫妻在娛樂圈風頭正勁。
有了鄧超孫儷超高的國民度路人緣,這部電影很多人預測會大賣。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觀眾在看了之後大失所望。
鄧超導演的電影,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16萬人打分,最終只拿下了4.4分的低分,連及格線都沒上。
網友評論:
「看得頭疼,回家後差點打了一架」
「作為一部喜劇,我自始至終只有冷笑,鄧超孫儷你們好意思嗎......他這樣無底線圈錢,讓我不得不拉黑他了」
「我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說我看過....」
但這兩部電影,都拿下了6億多的票房。
不得不說,電影雖爛,但在內地巨大的市場下,也分了一杯羹。
鄧超和孫儷在電影市場上的表現同時也說明了:電視演員受歡迎,但在電影上並不一定吃香。
2019年,鄧超越挫越勇,再次和俞白眉合作執導電影《銀河補習班》。
雖然這部電影比《分手大師》《惡棍天使》要好,但要稱是好作品,也遠遠夠不上。
電影中各種批判應試教育制度,出發點是好的,但劇情和內容過於流於表面,就像隔靴搔癢,走不進觀眾的心裡。
此外,就像網友評價的那樣:「劇情拖沓不合邏輯,轉折生硬,各種強行高潮......」
如今,鄧超再次錯估形勢,《中國桌球之絕地反擊》屁股還沒坐熱,就宣布退出春節檔的競爭。
02,明星名氣大,不一定就能撐得起票房
在電影市場糊掉的,不僅僅只有鄧超。
另一位在電影中經常糊掉的演員,是楊冪。
除了《分手大師》外,楊冪的《何以笙簫默》、《小時代》等電影,是一部比一部爛。
主演的近20部電影,上及格線的,只有4部。
楊冪一度被評為「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女演員。
《何以笙簫默》這部電影除了有黃曉明、楊冪外,還有另一個流量明星、黃曉明當時的愛人楊穎。
好玩的是,楊穎在電影中飾演黃曉明的妹妹。
但這三個在演技上飽受詬病的一線明星,最終拿下的票房卻只有3.5億,口碑更是低到3.9分。
今年賀歲檔電影的另一個小鮮肉,是王一博。
他主演的《無名》在春節檔電影中,票房表現平平,目前只拿下了4億的票房。
而王一博的演技,更是被很多網友罵。
但老實講,王一博在《無名》中的演技,並沒有網友所說的那麼差。
雖然不出彩,但完成度還算是比較高,起碼演技能打個合格分。
或許是觀眾對於流量明星的刻板印象,讓他們已經不再相信他們的演技,先入為主覺得他們一定會演得差。
這也說明了,流量明星正在遭到流量的反噬。
流量明星們在微博上的粉絲,動輒幾千萬上億。
他們所到之處,粉絲更是水洩不通。
但讓人遺憾的是,但凡流量明星在的電影,票房往往都不怎麼好。
這些流量明星,雖然名氣高,但基本上很難扛起高票房。
進一步說,他們沒有票房號召力。
03,誰才是票房的號召者?
「含騰量」、「含京量」、「含譯量」,
這是這幾年很多網友判斷一部電影到底值不值得去看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
沈騰、吳京、張譯等實力明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票房的保證。
我們發現,但凡有這幾位的電影,票房一般都很高。
吳京和沈騰,個人票房都超過了200億。
沈騰280億,吳京更是直接進入了「300億+」時代。
吳京賣座的電影:
《長津湖》(57.75億元)
《戰狼2》(56.94億元)
《流浪地球》(46.86億元)
《長津湖之水門橋》(40億元)......
沈騰賣座的電影:
《你好,李煥英》(54.13億元)
《瘋狂的外星人》(22.13億元)
《西虹市首富》(25.48億元)
《飛馳人生》(17.28億元)
《夏洛特煩惱》(14.41億元)......
這兩年,電影市場就像是吳京的主戰場,他導演、主演的電影幾乎部部大賣。
而沈騰,也成了「票房靈藥」。
為了讓沈騰參演《你好,李煥英》,賈玲親自帶著劇本給他講戲,還帶著兩個捧哏的,講到關鍵處就發出哈哈哈的笑聲。
電影《日不落酒店》為了票房,沈騰沒時間參加,就直接在電影中和電影宣傳時,放上沈騰的立牌,可謂是「用心良苦」。
而張譯,這幾年,更是成為了很多導演的御用男演員。
在《紅海行動》、《懸崖之上》等大片中,都有他的身影,他的個人票房近200億。
演技好、敬業,是很多導演喜歡和他合作最主要的原因。
今年春節檔電影的最終票房雖然還沒出來,但是,乾坤基本已定。
沈騰、張譯的《滿江紅》,吳京、沙溢的《流浪地球2》,不出意外的話,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些演員,已經成為電影界的「扛把子」。
他們在電影票房上的號召力,不是流浪明星能比的。
雖然流量明星有粉絲,也很能造勢,但這些明星主演的電影,票房慘不忍睹的比比皆是。
比如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上映兩天都沒有破億,之後票房更是直接大跳水,票房和口碑雙跌。
最終,投資3.6億的《上海堡壘》,只拿下了1.2億的票房,意味著投資方們血本無歸。
因為按照3.6億的投資,假如要回本,票房至少要拿到10億。
這一度讓導演滕華濤不顧體面,氣急敗壞地稱用錯了鹿晗。
2022年孟美岐主演的《我心飛揚》,票房更是慘不忍睹。
上映首日,只有280萬的票房,上映3天票房465萬,直接撲街。
看著這樣的票房成績,導演欲哭無淚。
曾經,「流量明星 知名IP」是真香。
但時至今日,流量明星已經淪為眾矢之的,更何談票房的保證。
所以,票房保證的根本是觀眾,而不是粉絲。
觀眾和粉絲的最大不同是不盲目,他們注重片子的質量,以及演員的演技。
粉絲們會在網上挺自家偶像,會買偶像的周邊,但卻不一定會走進電影院去受那兩個多小時的罪。
當粉絲變成觀眾,要走到線下去時,他們在選擇電影的時候,變得謹慎、挑剔起來。
除了看導演,考慮特效外,還會挑演員。
只有那些得到觀眾認可的演員,才會撐起票房。
所以,留給流量明星的時間不多了。
假如流量明星不努力的話,在影視市場被淘汰出局,是遲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