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鹹陽市附近有哪些景區(陝西省鹹陽市六大著名景點)
2023-07-18 16:40:25 4
鹹陽,陝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裡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鹹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文物景點達4951處,五陵塬上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漢唐帝王陵寢連綿百裡。鹹陽孕育了中國的農耕文明,農業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穡。
鹹陽乾陵乾陵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位於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公裡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巖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於北峰之上。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歷史沿革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後乾陵工程繼續進行。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顯下令將武則-入。
漢武帝茂陵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西安市西北40公裡的興平市城東北南位鄉茂陵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武帝劉徹在此建壽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後葬於此。漢武帝劉徹是歷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並論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時,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他採用獎勵農耕、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抗擊匈奴的宏偉戰略,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同時,在經濟上實行煮鹽、冶鐵、運輸和貿易的官營制度,興修水利,發展農業,開展對外貿易;
漢景帝陽陵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公元前一百八十八年--前一百四十一年)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鹹陽原上,陵墓東西長166.5米,南北寬155.4米,高31.6米,呈覆鬥型。經過多年來的考古工作發現,陽陵陵園平面呈不規則葫蘆形,東西長近6公裡,南北寬1至3公裡,面積約12平方公裡。由帝陵,後陵,南、北區從葬坑,刑徒墓地,陵廟等禮制建築,陪葬墓園及陽陵邑等部分組成。帝陵座西面東,居於陵園的中部偏西;後陵、南區從葬坑、北區從葬坑、一號建築基址等距分布於帝陵四角;嬪妃陪葬墓區和羅經石遺址位於帝陵南北兩側,左右對稱;
石門山森林公園石門山森林公園的林木種類繁多,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林相整齊的人工林。奇花異草,觀賞植物資源豐富,堪稱黃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國』』。其分布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森林中滿目清翠,鬱鬱蔥蔥。高大的喬木摩雲翳日,低矮的花草爭妍鬥奇。樹木枝葉繁茂,鮮花豔麗奪目。這裡既有原始的自然風貌,又顯示出人工花園的神韻。春天,萬木爭榮,嫩枝點翠。榆葉梅、連翹花紅黃相映;山桃、杏花風姿綽約,「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丁香、薔薇奼紫嫣紅,一派欣欣向榮的生機。盛夏芳草萋萋,綠菌鋪地;頭頂濃蔭蔽日,腳踩青苔腐枝,抬頭不見太陽,回首不見來人「葉葉青青欲滴,枝枝楚楚生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位於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寶高速中段,東距西安市82公裡,西距寶雞市86公裡,與太白山和法門寺20公裡之遙。博覽園建設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包括逸夫科技館動物博物館和昆蟲博物館,土壤博物館、植物博物館、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5個專業博物館和蝴蝶園、植物分類園、樹木園及多種種質資源圃等,是集教學、科研、科普於一體的重要學科基地。博覽園是學校在整合科教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起的博物館群,全面、系統地宣傳農業科技知識和展示了我國農業科技成就,這在我國尚屬首例。
馬欄革命舊址馬欄革命舊址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馬欄是陝甘邊革0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在馬欄成立並舉行了授旗儀式;1937年4月,0關中特委和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機關遷駐馬家堡村,-任特委書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馬欄是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關中分區機關所在地,是關中地區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教育中心。1941年底至1949年4月,0陝西省委遷駐馬欄,汪鋒、張仲良、趙佰平、高錦純、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長期工作和戰鬥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