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經典電影愛情(終於看到了一本城市電影)
2023-07-18 21:23:55 1
周末看了一本很好看的電影《愛情神話》。徐崢的電影我都會看,我覺得他就是好看的保證。他之前的囧系列我都喜歡,看上去鬧,內核一直是在做人性的自我追逐,想抓住某些東西,抓不住,但又能抓住一點點的那種。有囧有安慰。
《愛情神話》算是有驚喜的一部片子,中國很少這樣有這樣城市感的電影,不僅因為全片上海話。城市感是什麼?我覺得是每個在裡面的人都有各自的獨立軌道,不誇張不拖欠,自己整理自己,不拔高,又寬容,不道德評判。
在中國,這種平衡不太好把握,動不動就會有人需要一個明確的結論性批判:為什麼不批判一夜情?
核心人物5個,2男3女。徐崢演的美術老師老白、年輕時在歐洲學習過,吹牛和巨星有過一夜情的鄰居老烏、和英國人結過婚有一個混血女兒的廣告人李小姐、有錢有閒有一個不長進又找不到的丈夫的格洛瑞亞和老白前妻蓓蓓。
三個女的都很獨立,自我負責。蓓蓓「犯了一個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被離婚,她不想離婚,她覺得自己只是搞了一段插曲,她也不覺得自己罪無可赦。前婆婆也喜歡她,但她不走曲線救婚姻,離就離吧,跟前夫也友好往來。眼看著前夫想追李小姐,婆婆讓她轉告老白把房子轉給兒子,老白不願意,她也不堅持。沒有那種前妻怕兒子吃虧的吃相。
大家一起在老白家喝酒,老白醒來發現格洛瑞亞買好了早飯喊她吃。格洛瑞亞說早餐是外面買的,她知道不能亂動人家的廚房。完全沒有上了你的床就是你的人你的就是我的那種思維。老白尷尬,她還主動買了他幾幅畫,還多打了錢,搞得老白覺得自己是被「嫖」的那個。
她只是不想拖欠,不想讓人尷尬,沒有那種女的吃虧的想法。人生苦短,大家都在遊戲,沒有誰欠誰。她知道老白是好人,不合適也好,自己無法這麼安定也好,反正不能去投入。當然也不想算計。
馬伊俐演的李小姐,她和英國人什麼故事,影片也沒有講,反正就是有一個混血女兒留在上海。老白想問一下,被李小姐打斷:「死男人的事情不要講」。這裡面沒有抱怨,只有接受,不想博得同情安慰或者評判。過去的生活已經在那裡了,有什麼好說的呢?是是非非不重要。
影片的開頭也是看話劇看出感覺,李小姐和老白一夜情。天亮了老白精心為她做早餐,她卻逃跑了。
瞬間的激情和感覺不刻意節制,也不會一夜就想成天長地久,從情緒感覺到形成關係,自己有分界線。
在這些女人心中,關係是成熟的,穩定的東西,它需要慢慢來,需要沒有分歧,而情緒的東西,對人對己都相對寬容。越過這些,才能看關係能否存在。
想起前幾年網絡上真真假假拍到徐崢的「花事」,他老婆陶虹說:肉體只是生理層面上的,生理上的事兒那都不算事兒。一段關係和忠誠根本沒有關係。
反而影片裡的老白是在意忠誠的,否則他也不會跟蓓蓓離婚了。
影片表現的都市女性感,不是大女主手撕渣男,揚眉吐氣。那個其實很土,影片裡的女性都自知和知人,老烏吹牛也不去揭穿,人艱不拆嘛。老白弄丟了李小姐的JIMMY CHOO的一萬多塊的鞋,說要賠她,她說,穿舊了,早就想扔了,淘寶上200塊買的,不要當真。
在來來回回的滬語對話中,男女關係微妙而複雜,因為沒有明顯的評判意味,觀眾就輕鬆。
電影呈現的上海,市井和格調都挺讓人喜歡的。修鞋的做果汁的,各自掙扎著的生活都隱在背後,每個人呈現出來的都有人性的格調,沒有階層面具,有點以前國外電影裡,街頭那個賣唱的老人,脫下禮帽跟你說了一堆人生道理一樣。
現在網絡上要麼完全的正能量,要麼憤怒和戾氣,評判太多,生活本身太少。相比,看這個電影就覺得很舒服。
END.
作者:魯瑾 電臺主持人/專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