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潤滑層漆包線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5:54:06 2
專利名稱:雙潤滑層漆包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漆包線領域,具體地講是ー種雙潤滑層漆包線。
背景技術:
漆包線主要用於繞組線,一般由導體和絕緣層兩部分組成。裸線經退火軟化後,再經過多次塗漆,烘焙製成漆包線。高速繞線機以及許多異形電機繞組對漆包線表面潤滑度要求非常高,一般要求其表面靜摩擦係數小於O. 08,但通常漆包線的表面靜摩擦係數大於
O.1,無法滿足高速繞線機和異形電機繞組及整形的要求,導致加工過程中廢品率高,現有部分企業採取自潤滑絕緣漆的方法降低漆包線表面靜摩擦係數,但該方法材料成本較高,同時潤滑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潤滑效果好、成品率高的雙潤滑層漆包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以下結構的雙潤滑層漆包線,包括導體和絕緣層,所述的絕緣層塗覆在導體外,所述的絕緣層外側設有潤滑層,所述的潤滑層自內向外包括聚醯亞胺潤滑層和石蠟基潤滑層。採用以上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採用雙潤滑層結構,大大降低了漆包線的表面摩擦係數,明顯優於採用自潤滑絕緣漆的結構,尤其適用於高速繞線機以及異形電機繞組等對漆包線表面潤滑度要求較高的場合,潤滑效果非常好,提高了產品的成品合格率。作為改進,所述的絕緣層為聚酯亞胺層或聚酯亞胺與聚醯胺醯亞胺複合結構層,該材料層設計提高了絕緣效果。作為改進,所述的石蠟基潤滑層為微晶石蠟材料層,這種材料層潤滑效果好,進ー步降低漆包線表面摩擦係數。
圖I為本實用新型雙潤滑層漆包線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I、導體,2、絕緣層,3、聚醯亞胺潤滑層,4、石蠟基潤滑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地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雙潤滑層漆包線,包括導體I和絕緣層2,所述的絕緣層2塗覆在導體Iタト,所述的絕緣層2外側設有潤滑層,所述的潤滑層自內向外包括聚醯亞胺潤滑層3和石蠟基潤滑層4。所述的絕緣層2為聚酯亞胺層或聚酯亞胺與聚醯胺醯亞胺複合結構層,即絕緣層可以採用聚酯亞胺,也可以採用聚酯亞胺和聚醯胺醯亞胺組成的複合材料,但不限於上述材料。所述的石蠟基潤滑層4為微晶石蠟材料層。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於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總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 ー種雙潤滑層漆包線,包括導體(I)和絕緣層(2),所述的絕緣層(2)塗覆在導體(I)夕卜,所述的絕緣層(2)外側設有潤滑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潤滑層自內向外包括聚醯亞胺潤滑層(3)和石蠟基潤滑層(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潤滑層漆包線,包括導體(1)和絕緣層(2),所述的絕緣層(2)塗覆在導體(1)外,所述的絕緣層(2)外側設有潤滑層,所述的潤滑層自內向外包括聚醯亞胺潤滑層(3)和石蠟基潤滑層(4)。本實用新型採用雙潤滑層結構,大大降低了漆包線的表面摩擦係數,明顯優於採用自潤滑絕緣漆的結構,尤其適用於高速繞線機以及異形電機繞組等對漆包線表面潤滑度要求較高的場合,潤滑效果非常好,提高了產品的成品合格率。
文檔編號H01B7/18GK202512932SQ20112055459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朱勇, 汪劍鋒, 黃偉 申請人:合肥星辰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