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
2023-07-18 22:59:56 1
專利名稱: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力供暖,具體地說是一種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
在現有技術中,熱水供熱系統的供熱調節分為初調節(又稱安裝調節)和運行調節(又稱使用調節)。初調節是在鍋爐等設備熱態試運行期間,由安裝單位進行的第一次調節,使各熱用戶的水流量(熱量)達到或接近設計流量。冬季熱態初調節有諸多困難天寒地凍,熱媒(熱水)燙人,調試人員經常帶(頂)水作業;發現熱網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影響供暖效果;另外這種熱態初調節一般採用分別調節流量、溫度、溫差等方法,常常發生由於距離原因用戶供暖涼熱不均的狀態;在我國,目前有95%以上的供熱企業沒有實現微機自動監控,所以水力工況失調問題普遍存在。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在非採暖期進行的、保證熱用戶均勻受益的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操作步驟為a.測試熱源、熱網和熱用戶的原始運行工況或試運行工況;b.繪製冷態初調前的實際水壓圖;c.調節管路閥門,使各臺鍋爐的水流量、壓力降與鍋爐製造廠圖紙上標明的參數相近;d.再測試熱源、熱網的運行工況;e.按建築耗熱量、供回水溫差確定各小區熱網支線的水流量,用手動調節閥較調;f.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0.02±0.005MPa;另外,步驟f所述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基於調節式ΔP=SG2,其中ΔP為熱網某管段的壓力損失(Pa);G為熱網某管段的水流量(m3/h);S為熱網某管段的阻力數Pa/[(m3/h)2];S值表示熱網某管段在通過1m3/h水流量時的壓力損失;步驟f所述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採用可攜式超聲波流量計。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1.本發明方法在非採暖期(春、夏、秋季)進行,屬冷態初調節,鍋爐不點火,水處理系統、上煤系統和除渣系統均不運行,既有利於調節方式的實施,又不影響「供暖效果」,可帶水作業安裝壓力表管座等,不會引起燙傷。
2.本發明不需大量儀器、儀表,具有方便、快捷、省時、省力、費用低廉、節約能源等特點。冷態初調節能提前發現和解決供熱管網存在的問題,確保冬季供暖效果,有明顯的經濟效益,供暖行業收費難的問題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因為距鍋爐房遠的熱用戶的暖氣熱了,即通過冷態初調節後,解決了供暖均衡問題,故收費率提高了。
3.應用範圍廣。本發明既適用於新建的供熱管網,也適用於建成多年、存在冷熱不均問題的供熱管網,徹底解決了熱用戶水力工況失調問題。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對內蒙古一供熱單位試採用此發明操作步驟為a.測試熱源、熱網和熱用戶的原始運行工況或試運行工況;b.繪製冷態初調前的實際水壓圖;c.調節管路閥門,使各臺鍋爐的水流量、壓力降與鍋爐製造廠圖紙上標明的參數相近;d.再測試熱源、熱網的運行工況;e.按建築耗熱量,供回水溫差確定各小區熱網支線的水流量,用手動調節閥較調;f.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0.02±0.005MPa;另外,步驟f所述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基於調節式ΔP=SG2,其中ΔP為熱網某管段約壓力損失(Pa);G為熱網某管段的水流量(m3/h);S為熱網某管段的阻力數Pa/[(m3/h)2];S值表示熱網某管段在通過1m3/h水流量時的壓力損失;步驟f所述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採用可攜式超聲波流量計。
其結果是擴大供暖面積10萬m2,節約熱源建設資金200多萬元,節煤150萬元(節電、節水未計),每年多收採暖費420萬元,共創經濟效益770萬元,原來熱網末端暖氣不熱(欠熱)的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技術部邀請清華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對冷態初調節技術進行了鑑定,鑑定意見「供熱系統初調節是供暖運行的重要步驟,在非採暖期進行冷態初調節是根據供熱系統調節理論進行,其依據是科學、合理的」。「在我國首次採用冷態初調節,並獲得了成功,居國內先進水平。」「冷態初調節在非採暖期進行,能提前發現和解決熱網存在的問題,有利於調節方式的實施,保證供熱質量,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節能效益和社會效益,值得推廣」。
進一步,採用本發明在遼寧省某家供熱公司試用,冷態初調節前,距鍋爐房近的熱用戶暖氣就熱,距鍋爐房遠的熱用戶暖氣就不熱,冷態初調節後,遠的、近的熱用戶都熱了。
另外,本發明所述繪製冷態初調前的實際水壓圖比較複雜,另有一種不必繪製水壓圖,也不用超聲波流量儀,不必知曉供暖面積和水流量即可進行的冷態初調節的方法更會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其特徵在於操作步驟為a.測試熱源、熱網和熱用戶的原始運行工況或試運行工況;b.繪製冷態初調前的實際水壓圖;c.調節管路閥門,使各臺鍋爐的水流量、壓力降與鍋爐製造廠圖紙上標明的參數相近;d.再測試熱源、熱網的運行工況;e.按建築耗熱量、供回水溫差確定各小區熱網支線的水流量,用手動調節閥較調;f.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0.02±0.005MPa。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f所述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基於調節式ΔP=SG2,其中ΔP為熱網某管段的壓力損失(Pa);G為熱網某管段的水流量(m3/h);S為熱網某管段的阻力數Pa/[(m3/h)2];S值表示熱網某管段在通過1m3/h水流量時的壓力損失。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f所述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採用可攜式超聲波流量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水供熱系統冷態初調節方法。步驟:a.測試熱源、熱網和熱用戶的原始運行工況或試運行工況;b.繪製冷態初調前的實際水壓圖;c.調節管路閥門,使各臺鍋爐的水流量、壓力降與鍋爐製造廠圖紙上標明的參數相近;d.再測試熱源、熱網的運行工況;e.按建築耗熱量、供回水溫差確定各小區熱網支線的水流量,用手動調節閥較調;f.將熱用戶井內的供回水壓差調至標準值0.02±0.005MPa;它能在非採暖期進行的、保證熱用戶均勻受益。
文檔編號F24D19/00GK1361389SQ00134350
公開日2002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25日
發明者王丙純, 劉同躍, 王齊樂, 王玉昌, 王振東, 朱月麗, 張超英, 傅卓林, 李曉明 申請人:王丙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