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克隆羊多莉只活了六年半嘛(為什麼現在很少提)
2023-07-19 02:33:00 7
克隆技術的出現,是動物細胞融合獲得個體的成功檢驗。世界上第一隻被克隆出來的動物是克隆羊「多莉」,這件事在當時還一度引發了人們普遍關注,似乎克隆技術離成熟已經不遠。然而到如今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人們卻越來越少關注克隆技術。
究其原因,在於克隆出來的個體存在先天性缺陷。多莉從誕生起就存在很多先天性疾病,在疾病的困擾中,它只活了7歲就被科學家執行了安樂死。雖然克隆羊沒有取得完全成功,但是這為克隆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後來各國科學家相繼在其他動物上做實驗,培育出了克隆牛克隆猴等動物,這有力地推動了人類遺傳疾病的研究進程。
克隆技術原理不複雜,提取雌性個體的卵細胞,將細胞核給去掉。將去核卵細胞與另一雌性個體的完整卵細胞融合,培育出胚胎後移植到代孕個體子宮,這樣胚胎就能順利進行細胞分裂發育。
因為是兩隻雌性動物的細胞融合獲得的胚胎細胞,這一過程沒有雄性個體參與,所以是一種人工幹預的無性繁殖方式。
不過胚胎成活率較低,去除卵細胞核之後,細胞的功能發生了改變,這樣一個受損細胞要想正常融合併進行分裂,需要一定的運氣成分。克隆羊「多莉」也是實驗的數百融合細胞中,成功發育出胚胎的那一個細胞繁育而來。
克隆動物存在先天缺陷克隆出來的個體除了有先天性疾病,壽命也比正常個體顯著更短。多莉5歲就出現了衰老症狀,而正常的綿羊一般會到10歲後才表現出衰老症狀。
科研人員猜測,多莉的年齡是從提供完整卵細胞的母羊之後算起的,因為其細胞核跟供體母羊一樣。供體母羊已經活了一定年齡,其染色體末端端粒經過多年的分裂,已經顯著縮短了很多。
端粒在每次有絲分裂之後會變短,端粒短到一定程度,細胞就無法再繼續分裂了,沒有新生細胞補充,個體就會進入衰老期。後來培育出來的克隆牛,壽命比多莉還要短,也間接驗證了科研人員的猜測。
為何如今克隆技術越來越少被提及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克隆技術不成熟沒有太大實用性的原因,也有引發了倫理道德衝突的原因。
因為克隆出來的個體,遺傳物質跟供體一樣,所以長大之後的樣貌也跟供體十分相像,甚至智商遺傳病情感等,都跟供體很接近。於是有人就擔心,如果將克隆技術應用到人類身上,就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
克隆出來的人,如何在社會上立足是個問題。因為他跟提供細胞核的人差異很小,如果參與犯罪的話,就沒法通過指紋DNA等方式分辨真正的嫌疑人。
自然界中也存在克隆現象克隆技術短時期內難以實現成熟水平,直接通過融合細胞獲得胚胎,多少跟正常細胞有一定差異。因為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不只存在於細胞核,線粒體等細胞器中也有遺傳物質。體細胞融合獲得的新細胞,自然也就跟精卵細胞融合的受精卵存在差異。
要實現穩定的克隆個體,可以嘗試人造生殖細胞。生殖細胞就是為了產生後代而存在的,先從要被克隆的個體提取生殖幹細胞,然後人工幹預篩選出具有個體完整遺傳信息的兩個生殖細胞。一般選擇卵細胞融合難度更小,這樣融合兩個卵細胞,就不存在端粒太短的問題。
克隆出來的個體也能活出正常壽命。自然界中就有孤雌生殖的現象,兩隻雌性動物可以交配誕生後代。人類的克隆技術只是擴大了物種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