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機構和企業用電系統節能技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02:25:06
專利名稱:政府機構和企業用電系統節能技術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國家提倡的能量系統優化工程範疇中的一項電能優化技術,它涉及消除電汙染,穩定電壓、電流、解決相位角不平衡,自動調整電器設備的耗電率,達到最佳效果的用電系統節能技術裝置。
背景技術:
電費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機構節能工程和企業成本中的需要亟待解決的第三項開支,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只要電耗降下來,生產成本就能降下來,效益就能提高;電力需求量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增長,出現電力供應跟不上電力需求。因此節約電能是與國家與企業均有好處的課題,要想節電必須從根本上消除電汙染。電汙染來源;一是電力系統供電時機器會引起「瞬流」和「浪湧」兩種物理現象。按理說交流正弦波應該是光滑的,但有「瞬流」和「浪湧」時弦上就會產生毛刺,這就是電汙染,浪費的電就從這裡產生。二是電輸送到企業時,企業內部也會產生電汙染,產生大量的「瞬流」和「浪湧」,在小電網迂迴徘徊,浪費大量的電。有相當部分用電設備由於電汙染而影響其壽命,而且造成電力的流失。世界上已經開始對消除電汙染等這一課題進行研究。目前一些單機節電裝置,是對企業某一用電設備而設置的,如果單看安裝節電裝置的設備耗電的確比以前少,但如果把整個車間或一個部門,一個企業做一個整體看,能源浪費並沒有有效的解決。這是因為設備本身引起的電汙染並沒有消除,在整個迴路(小電網)裡亂竄,依然造成了電力浪費,對企業系統節能難以實現。原因是各用電設備安裝節電裝置以後,仍未解決電汙染的問題。如何使企業用電系統消除電汙染,穩定電壓、電流,解決相位角不平衡,自動調整電器設備的耗電率,提高功率因數,進而保護設備,節省電費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是本發明的任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推進資源節能的增長方式,適應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加強環境保護的要求,提供一種在高壓端設置系統節電裝置。推進我國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企業競爭力,將目前節電裝置不足加以克服,即消除電汙染使電力傳輸和使用缺點改善,使供應於電器設備上的電流、電壓穩定、相位角得到平衡,且能自動調整電器設備的耗電功率,達到最佳節電效果,節電率達10%~45%。
本發明是6千伏安~35千伏安的高壓節電裝置,加以改進形成系統節能工程技術,即高壓系統節能工程技術裝置。包括變壓器,高壓節電裝置,電流、電壓計量裝置,安全保護系統及節電效果檢測裝置。所述變壓器的前端設置安全保護裝置,所述安全保護裝置前端設置電壓、電流計量裝置,所述電壓、電流計量裝置前端設置,高壓節電裝置,所述高壓節電器裝置前端設置總開關所述總開關前端設置電錶,所述節電效果檢測裝置設置在用電設備前端。
具體講電力公司來電通過電力部門安裝的電錶後通過總開關,經高壓節電裝置後經企業電壓、電流計量裝置,安全保護裝置變壓器連接,使電力公司來電在輸送過程中的電汙染得以消除,形成與發電廠發出的清潔電一樣的電源。通過電力部門安裝企業用高壓變壓器,再輸送到企業各用電部門或用電設備上,使所述用電部門和用電設備上產生的各種雜波被高壓節電裝置消除,實現改善電的質量。同時,使高壓變壓器屬下用電各部門及設備用電不平衡造成的相位角不平衡現象在高壓節電裝置作用下自動得以調整。消除了電汙染,使電流、電壓穩定、相位角得到平衡;即濾除雜波、修正上下弦波,三相平衡,功率提高,實現節約電力效果在10%~45%,本發明是應用於6千伏安~35千伏安以下的政府機構和企業用電系統節能技術裝置。
1、電錶;2、高壓節電裝置;3、電壓、電流計量裝置;4、安全保護裝置;5、變壓器;6、用電設備;7、節電效果檢測裝置;8、電力公司來電。
權利要求
1.一種政府機構和企業用電高壓端設置的系統節能技術裝置;包括高壓節電器,電壓、電流計量裝置,安全保護裝置,節電效果檢測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高壓節電器置於所述電壓、電流計量裝置與變壓器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安全保護裝置與置於高壓節電器與總開關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書3,所述節電效果檢測裝置置於用電設施的任意一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國家提倡的能量系統優化工程範疇中的一項電能優化技術,它涉及消除電汙染,平衡電壓、電流、相位角,自動調整電器設備的耗電率達到最佳效果的技術裝置;包括變壓器,高壓節電裝置,電流、電壓計量裝置安全保護系統;裝置前端設置總開關和電錶及節電效果檢測裝置;所述高壓節電器經企業變壓器,使電力公司來電在輸送過程中的電汙染得以消除,形成與發電廠發出的清潔電一樣的電源通過電力部門安裝企業用高壓變壓器,再輸送到企業各用電部門或用電設備上,同時所述用電部門和用電設備上產生的各雜波被高壓節電裝置消除,使所述變壓器屬下用電各部門及設備用電穩定電壓、電流,解決相位角不平衡自動調整電氣設備的耗電率,達到最佳節電效果。
文檔編號H02J3/01GK1835323SQ200610013189
公開日2006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1日
發明者劉志剛 申請人:天津市大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