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稀化劑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5:20:56 2
專利名稱:稠油稀化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稠油熱採中化學輔助蒸汽驅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提高採收率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是應用稀化劑降低稠油粘度,降低原油流動阻力,轉換稠油轉換開發方式。
背景技術:
遼河油田稠油產量佔總產量的70%以上,目前遼河油田稠油開採的主要方式是蒸汽吞吐,隨著勘探開發的不斷發展,油田開採到中、後期,高含水、高採出程度,使得蒸汽吞吐效果越來越差。為了改善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現場採用各種注汽添加劑,如助排劑、降粘劑、高溫防破乳、薄膜擴展劑等,由於目前藥劑性能的單一性,複合使用的不配伍性等原因,現場所用藥劑遠遠滿足不了稠油熱採的實際需要。如,稠油稀釋劑,雖可以溶解瀝青、膠質,降低稠油粘度,然而對蒸汽吞吐過程產生的傷害沒有任何效果;稠油乳化降粘劑,雖可以降低稠油粘度,然對蒸汽吞吐過程產生的傷害也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易對儲層產生乳液堵塞、造成粘土膨脹傷害。為此需要研製開發出一劑多效的複合藥劑,提高吞吐效果,為稠油熱採提供技術支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製出一種稠油稀化劑,使其在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的同時,還具有解除近井附近各種堵塞,抑制粘土膨脹,提高地層滲透率,提高吞吐井回採速度和回採水率,最大限度提高吞吐效果,恢復油井產能。
稠油稀化劑,是從分析原油分子結構鏈上部分過渡金屬元素對原油粘度影響,利用物理化學方法控制改變「目標」元素含量變化,從而降低稠油粘度。室內研究結果表明原油粘度除與原油中瀝青質含量有關外,與原油中部分金屬含量有關,藉助目前最先進分析測試手段,對原油中34種元素進行分析,分析中得出有四種元素(Ni、V、Ti、Al),簡稱「目標」元素,對原油粘度影響最大,室內測試結果見表1。
表1 原油粘度、元素含量測定數據表
通過分析「目標」元素含量、價態、配位體數量,通過控制、改變原油中「目標」元素含量,定量得出造成原油粘度大的根源。在室內模擬實驗反覆研究基礎上,利用物理、化學反應機理,藉助金屬元素絡合、絮凝反應等,並結合蒸汽吞吐過程中的各種傷害原因,根據化學藥劑的「協同作用」及相似相溶原理,研製開發出稠油稀化劑,其對組分及濃度見表2。
表2 稠油稀化劑構成組分及濃度比例
稠油稀化劑,是一種複合藥劑,利用稀化劑控制原油中「目標」含量變化,實現對稠油稀化降粘效果,測試結果見表3。
表3 控制元素含量降低粘度實驗
稠油稀化劑,是一種複合藥劑,除對稠油稀化降粘效果外,還具有溶解蠟、垢作用,對儲層巖石也具有酸化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合成10m3稠油稀化劑將0.8噸低級脂肪酸(m=5)加入1噸甲苯中,以60r/min速度攪拌30分鐘,然後同1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噸螯合分散劑(m=10)、1.2噸磺酸鹽助排劑(n=12),依次加入10m3配液罐中,以60r/min速度攪拌60分鐘,餘下液體用水補足,繼續攪拌180分鐘即合成10m3稠油稀化劑。
實施例2合成10m3稠油稀化劑向10m3配液罐中加入5m3熱水(50℃),後將1.2噸磺酸鹽助排劑(n=12)加入,以60r/min速度攪拌30分鐘,再將0.8噸低級脂肪酸(m=5)加入,繼續攪拌60分鐘,再將1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噸螯合分散劑(m=10),依次加入,繼續攪拌60分鐘,餘下液體用水補足,繼續攪拌90分鐘即合成10m3稠油稀化劑。
實施例3合成10m3稠油稀化劑將0.8噸低級脂肪酸(m=5)、1.2噸磺酸鹽助排劑(n=12),依次加入10m3配液罐中,以60r/min速度攪拌60分鐘,然後加入5m3熱水(50℃),繼續攪拌60分鐘,再將1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噸螯合分散劑(m=10),依次加入,繼續攪拌90分鐘,餘下液體用水補足,再繼續攪拌60分鐘即合成10m3稠油稀化劑。
現場應用實例2004年10月份,實施例3合成的稠油稀化劑,在遼河油田冷家油田開發公司現場應用3井次稠油稀化降粘解堵復產,取得顯著增產效果,措施效果見表4。
表4 稠油稀化技術在冷家現場(原油粘度<25000mPa.s)應用效果統計
權利要求
1一種稠油稀化劑,由複合藥劑組成,各組份和含量如下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稀化劑,其各組份和含量最好為
全文摘要
一種稠油稀化劑用於稠油熱採中化學輔助蒸汽驅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提高採收率。其原理是分析原油分子結構鏈上部分過渡金屬元素對原油粘度影響,利用物理化學方法控制改變「目標」元素含量變化,從而降低稠油粘度及原油流動阻力。稠油稀化劑主要由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低級脂肪酸、螯合分散劑、磺酸鹽助排劑組成,針對稠油性質,控制原油中「目標」含量變化,實現對稠油稀化降粘效果,同時,稠油稀化劑還具有解除近井附近各種堵塞,抑制粘土膨脹,提高地層滲透率,提高吞吐井回採速度和回採水率,最大限度提高吞吐效果,恢復油井產能。
文檔編號C09K8/58GK101074367SQ200610112430
公開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17日
發明者張玉濤, 於燮佳, 陸鑑, 鮑永革, 何川, 張秋麗, 馬昌明, 蹇曉雲, 陳凌雲, 邊芳霞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