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包圍城市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毛澤東)
2023-07-11 02:10:39 7
說起洋快餐,國人想到的大都是肯德基、麥當勞兩大快餐巨頭。不錯,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上世紀90年代被當作打入中國市場的高檔餐廳,虎踞三十餘年,在國內已經有了極高的知名度。
但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和縣級地區中,有一個比前兩位更大眾化的洋快餐品牌——德克士。
為什麼這個相比麥當勞、肯德基晚入中國市場多年的品牌,能在兩座大山的擠壓下成為中小城市中最流行的洋快餐呢?
哪裡來的「小山寨」
在三四線城市,街頭巷尾總能看到德克士的身影。
早年間,大眾對肯德基、麥當勞熟悉了之後,乍一看到德克士有些生疏。因為缺少對德克士這個陌生品牌的認識。大家對德克士的印象普遍存在「山寨質疑」。
「又是抄襲肯德基、麥當勞的洋快餐吧。」
「山寨品牌?」
其實,德克士還真不是山寨品牌。
德克士是起源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品牌,與肯德基、麥當勞並稱西式快餐三巨頭。
上世紀八十年代,肯德基率先打入中國市場,隨後不久,麥當勞也氣勢洶洶尾隨而來。相比這兩位,1994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德克士無疑比他們晚上不少時間。
雖然人家來得晚,但人家確實是無異於麥當勞、肯德基的「根正苗紅」的洋快餐。
如何在兩座大山的壓力下一年賣出1億份炸雞1994年,德克士進駐中國,在成都開了第一家門店。
1996年,德克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德克士與肯德基、麥當勞都將漢堡、炸雞、薯條作為主打產品,面對相似的產品業務,和已經被兩大巨頭幾乎瓜分殆盡的中國市場,德克士裹足不前。
隨後,在當時並不出眾的德克士被大名鼎鼎的頂新集團收購。入華兩年的德克士換了新東家,並和「康師傅」成了兄弟品牌。
頂新這個「中國主人」很給力,斥資5000萬美元,給德克士打造了健全的經營體系和完善的管理系統。
其中,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借鑑了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路線 」。放棄了被肯德基、麥當勞瘋狂圍剿的一、二線城市,大力開拓三四線城市市場。
盤踞中小城市二十餘年,德克士已經成為在中國擁有2500家門店的西式快餐品牌,其明星產品脆皮炸雞,一年銷售了一億份,成為躋身於肯德基與麥當勞之間的又一洋快餐巨頭。
勢必做好市場下沉1、「曲線救國」
面對薯條、漢堡、炸雞的產品同質化問題,德克士用市場下沉,曲線救了國。
經過市場調研,德克士發現中國三四線城市和城鄉市場有著驚人的購買力,這個肯德基和麥當勞都看不上的市場,同樣存在對西式快餐的需求。只是經濟水平限制了德克士無法用高客單價來獲得像肯德基、麥當勞那樣的利潤。因此,想要打通三四線城市,德克士只有一個解決辦法——控制成本。
大家可以發現,德克士的門店並不是選在城市的黃金地段或交通咽喉處。但其地址卻都有著不錯的人流量,多布局在大型社區、學校附近。迎合了顧客「吃快餐越來越追求便利」的心理。
同時,簡化流程控制運營成本,讓德克士用更低的客單價吸引更多顧客。
其次,德克士開放加盟,相對於肯德基、麥當勞的直營模式,用更低的成本擴張了品牌。德克士也並沒有因為開放加盟放鬆對品質的管控。
德克士短時間在中小城市瘋狂鋪開布局,實現了平均每天開店4家的記錄。
另外,單單客單價低似乎並不能塑造德克士的特色品牌形象。為了與肯德基、麥當勞建立差別化,德克士用「本土化」戰略來彌補市場晚入的劣勢。
在大眾的認知裡,肯德基抓之所以能抓住中國人的胃,與其推出很多中國特色的產品有很大關係。
然而,德克士更接地氣兒。
考慮到三四線城市對洋快餐的熱度遠遠低於一二線城市,德克士在保留其主線產品的同時,結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喜好,將米飯引入餐廳,並添加時蔬作配菜。
除此之外,德克士在漢堡上也大做文章,推出了米漢堡、醬燒肥牛脆皮卷等食品。
在飲品上,德克士主打茶飲而非可樂,其茶飲雖季節、顧客喜好、流行趨勢推出。對口味刁鑽的中國顧客實在誠心可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與肯德基都是做炸雞,但是由於德克士炸雞採用開口鍋炸制,因此雞塊具有金黃酥脆、鮮美多汁的特點,口感和外觀與肯德基炸雞形成鮮明差別。其廣告語也從自身具備的口感優勢切入——「幸福就要咔嗞咔嗞」。為品牌增添了飽滿的趣味性。
2、如何反包圍別以為德克士的發展戰略就僅僅局限於中小城市。
「農村包圍城市」才剛剛開始。
德克士也明白一二線城市還是有利可圖的。但它並沒有和肯德基、麥當勞展開正面交鋒,他們的選址策略依舊是選擇次中心區域,對垂直市場進行分流。
同時,德克士開拓一線城市,勢必要跟隨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進行產品升級。在自己原有的優勢基礎上,回歸一線熱點城市。
其實,任何一個品牌都有足夠的市場縱深,並不能被率先搶佔市場的強勁對手的士氣嚇到。德克士的成功代表一種模式的可行,下沉市場做得透徹,反包圍一線熱點城市同樣可以突破局限的現狀。
END
萌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更多餐飲乾貨和優秀品牌案例,快快關注加盟家官方平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