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都有誰(馮玉祥的十三太保都是誰)
2023-07-11 06:27:57 1
馮玉祥,民國時期西北軍閥的首領,他一生「倒戈」了八次,所以也成為「倒戈將軍」。雖說馮玉祥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倒戈」八次,但是他從沒倒戈日軍,並且還積極抗日,抗戰結束後呼籲國共議和,當務之急是建國。
要說馮玉祥的西北軍,那就是他手下的「十三太保」,這13個人是馮玉祥最信任的人,他們跟隨馮玉祥徵戰多年,那麼「倒戈將軍」馮玉祥的十三太保都是誰?他們最終結局如何?這次我們重點一一講下。
這13個人又細分了一下,有「老五虎將」和「新五虎將」,「老五虎將」主要有宋哲元、鹿鍾麟、李鳴鐘、張之江、劉鬱芬;這個五人在北伐的時候非常出名,北伐的時候他們都在要職,但不是十三太保。而「新五虎將」是石友三、孫連仲、韓復榘、孫良誠、劉汝明;北伐之後都離開部隊了。另外8人是佟麟閣、張維璽、過之綱、聞承烈、程希賢、葛金章、趙席聘和韓多峰,綜上一共十三人。
我們先說「新五虎將」,石友三,這個人跟馮玉祥一樣喜歡倒戈,但是石友三倒戈的是敵人,1932年投日,後來又打著抗日旗號擴充自己的實力。1940年,石友三又聯合日軍準備攻打八路軍,他的結義兄弟高樹勳看不下去了,於是好孫良誠一起,暗殺石友三,最終以邀請石友三開會,把他暗殺在黃河岸邊。
孫連仲,他是一名抗日英雄,最初是馮玉祥的炮兵營營長,他在抗日戰爭時候,打的臺兒莊戰役而聞名中外。抗日時期傷亡孫連仲官位是一路高升,到抗日末尾,孫連仲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解放戰爭時候的孫連仲選擇了歸隱,後來去了臺灣,一直待到去世。
韓復榘,人稱「飛將軍」作戰英勇,中原大戰以後離開了馮玉祥跟隨了蔣介石,抗日時期,因為不聽從命令,被送上了軍事法庭,最後被軍統處決。
孫良誠,馮玉祥的第11師團長,抗日時期,為了自保投敵,任偽第2方面軍總司令。抗日戰爭結束後,被國軍收編。最後在淮海戰役時,選擇了投誠,1951年病故。
劉汝明,國軍第一四三師師長,抗戰時期他,多次與日軍作戰,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解放戰爭時期,由於與解放軍作戰多次失敗,而內心受到了傷害,所以平時消極態度,1952年選擇了歸隱。最後在臺灣病故。
佟麟閣,1913年任馮玉祥第一團團長,「九一八」後,積極抗日,1937年長城抗戰中,時任29軍副軍長的佟麟閣壯烈犧牲,後追贈他為陸軍上將。
張維璽,北伐時期的張維璽很出名,曾經以一個團的兵力不到三個月消滅了敵軍三個旅。抗日時期,日軍用他的家人逼迫他就範。但是他被就範,最終被毒死在白雲寺。
過之綱,馮玉祥的第44團團長,中原大戰失敗後,沒有跟隨蔣,而是經過彭雪楓將軍加入我黨,後來在淮海戰役時,選擇起義,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
聞承烈,中原大戰後選擇了離開馮玉祥,後來因病辭職。解放後任中央文史館員。
程希賢,沒有右臂,槍法準確,抗日時期選擇了日軍。1948 年被解放軍以漢奸罪拘押,聽到馮玉祥將軍不幸遇難的消息後,程希賢憂懼交加,病死獄中。
葛金章,安徽蒙城人,中原大戰後,人督辦公署駐漢口的辦事處處長,後來日軍為了讓葛金章當漢奸,但是葛不同意。被日軍抓起來直到解放後才出來。1965年病逝於北京,葬於萬安公墓。
趙席聘,保定市趙家莊人,跟隨馮玉祥一直到中原大戰,後來馮玉祥下野後,趙席聘也辭去了官職,每天閒雲野鶴,一直到1957年在北京去世。
韓多峰,又名「韓青天」,為人正直、清廉,是馮玉祥的機關槍營長,中原大戰後,他力主抗戰,還參加了臺兒莊戰役。抗戰後,他拒絕了王耀武兩次邀請,最後選擇了當教師。一直到1987年3月25日,韓先生在山東醫院裡面去世,享年99歲。
以上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名稱以及結局,這是十三個人中,有的是抗日英雄,有的是閒雲野鶴,有的做了漢奸,還有的當了教師,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