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預期效應(電影的本性與經濟學原理)
2023-07-11 14:50:01 2
作為新浪潮電影到後新浪潮電影之間的技術性範例, 戈達爾的電影:較少主要依賴鏡頭內表達意義!
戈達爾的電影表現方法,主要作為一種結構性的創造剪接藝術在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位。它是在一個材料的表面,建立起一種新異的、具有關聯性的表達張力的結構形式,進而使這個形式在內部單個鏡頭單位之間互相產生連接實驗,交換、揩取、注入到彼此的身體性單元形式中。通常這個「身體」,還是一個簡單形態的身體,因為唯有它簡單,相互之間的連接才能比別的形式的單位鏡頭的身體更好地與它者的鏡頭身體連接,形成更為強健、穩定的總體結構形式。
而那些在鏡頭內部使用了景深空間的鏡頭,其自身過強的內聚力則往往會妨礙甚至摧毀它對於其它鏡頭身體的吸引力和響應力。這種「聚力」,特別表現在了將這些更複雜的鏡頭身體試著與它者的鏡頭身體產生連接時——這個連接總是要以犧牲某些個體鏡頭身體的內部表現力為代價而來構築一個更穩定統一和單一化的總體結構形態——這就激起了這種聚力的強力反抗。這類鏡頭,想將自身的連接線封鎖在其內部循環中,因為這些連接線事實上代表了它的能量級數,也就是說它是當然地趨向於保持自己的能量狀態,甚至預期一個完美封閉的內部微觀運動形態。儘管,單個鏡頭,形成一個對於作者完整構思來說極其廣闊的意義空間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是單調鏡頭與電影鏡頭總體結構形式的內力之爭,它們兩者,都是在爭奪和極力維護一種內部聚力,儘管是在不同層態上!
至於一種主要依據景深空間特性建構的「動勢」學的復層結構整體,一方面,單調鏡頭仍然面對著同樣的外部整體結構施於它們之上的關於內部聚力的「壓力」,另一方面,在這種運動-靜止間的動勢學的各向表現力的境域條件下,單調鏡頭會升華,展現出超層態的關於運動-靜止間的更高複雜度的動力學與經濟學行為!
怎麼才是一個「單調」鏡頭,怎麼又才是一個「復層鏡頭」?這裡一個重要的區別量度我們把它定為——敘事性。
敘事性,總是或多或少、或重或輕程度地依賴於由單個鏡頭聚合而成的一個場景段落或是最後完成的整體電影結構形態勢所必然所賦予的的敘事強度——得說,在這裡鏡頭的累積連接組合絕不是符合數學的那種簡單加減法。當一組鏡頭聚合而成為一個段落,及一群段落組合而成為一部具有整體的被賦予了固定形態的電影形體時,關於它的敘事計量將會出現悖離鏡頭單位個體與鏡頭數量線性運算法的變化,而每一個鏡頭,也將被賦予新的關於「敘事性」的關聯深度與強度的敘事積量的配屬。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複雜的分類問題,即如何區分這種電影鏡頭形態的轉變,更好地,我們是為了使用它和掌握它!這個問題的出現,與其說是電影非語言符號形態複雜性所固有的現象,不如說是我們的情感施加於這種獨特的活動聲像介質材料時所引發和呈現出的新形式的欲望轉移的折射變換。無論是它暫時地被看作一個準法則系統的測度(分析)形式所致——部分是由於它的對方法的抵抗,因為方法總是來自於人的主動性形式因素,大自然本身只是在作運動及運動合成,從來不會運用一個方法——還是它仍然作為一個人/主體的混沌欲望的傳遞與投射器,電影鏡頭都不再會是一個簡單的僅用技術測度就可以測量其完整內涵的物質單元。
就其「復層」性而言,它絕不會僅僅是關於景深空間的,更不可能單純是關於鏡頭排比秩序的,那麼在它上達於人之無意識的欲望空寫與下達於絕對的連續性生理幻覺的物質虛幻的動-靜態之間,一個模糊的、暫時的、捉風迭影的描述——動勢,是否能讓我們把握和開啟追循它全部的內涵?
由另一極,愛森斯坦的後期電影和塔爾科夫斯基的電影,是否告訴了我們答案?#爿塵說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