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無線結構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03:35:16 2

本發明屬於電動車部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動車無線結構控制器。
背景技術:
電動車控制器都設置有外殼,外殼既可以保護其內部的控制器機芯板,也可以起到散熱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電動車控制器的外殼是一個放機芯板的型腔與前後擋板配合使用,在前擋板引出一束功能線。
普通的控制器在生產過程中,利用卡條與彈簧的配合使用,在前擋板引出一束功能線。此種方法不僅操作複雜,散熱不均勻,而且極易造成漏水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電動車無線結構控制器,該採外殼結構用「U」形彈簧既能簡化MOS管的安裝固定,更採用了底座鋁殼,散熱性能大大提升,提高了控制器所能做到的最大功率,同時採用針座集插引出功能,無論是在簡化操作還是在防水等性能上都有所提升。
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電動車無線結構控制器,包括底座及與底座相連的殼體上蓋,其特徵在於:底座的安裝工位配合設置機芯板,機芯板長度方向兩端均焊接有接線柱,機芯板沿寬度方向一側焊接針座,底座兩側均設置有條狀豁口,殼體上蓋的固定扣配合設置於豁口中實現底座與殼體上蓋的連接;底座遠離針座一側內壁設有U型彈簧槽,U型彈簧置於U型彈簧槽中將MOS管固定住;接線柱置於殼體上蓋的槽口中,殼體上蓋兩端的槽口通過第一接線柱上蓋、第二接線柱上蓋對應封蓋住;殼體上蓋的針座集插與針座對應配合。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底面均勻排布設置若干齒紋散熱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殼體上蓋頂板底面沿寬度方向兩側分別設置一條防水墊凹槽,防水墊凹槽中設置防水墊,實現殼體上蓋與底座的密封。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針座集插外側設置集插固定卡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殼體上蓋與底座配合連接後,底座一端固定第一擋板,另一端固定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第二擋板兩者上端均設有折邊,折邊壓緊於殼體上蓋端部的臺階面上。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於:本發明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利用「U」形彈簧將MOS管壓緊在鋁殼底座上,再將塑料上蓋直接壓緊使其固定在鋁殼底座上,便於散熱,也簡化了傳統的功能出線,實現從有線到無線的飛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殼體上蓋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一接線柱上蓋結構示意圖。
圖5為第二接線柱上蓋結構示意圖。
圖6為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6中,包括U型彈簧槽1、底座2、接線柱3、針座4、豁口5、固定扣6、防水墊凹槽7、針座集插8、集插固定卡扣9、殼體上蓋10、第一接線柱上蓋11、第二接線柱上蓋12、第一擋板13、第二擋板14、機芯板15、齒紋散熱片16等。
如圖1所示,本發明是一種電動車無線結構控制器,包括底座2及與底座2相連的殼體上蓋10,底座2的安裝工位配合設置機芯板15,機芯板15長度方向兩端均焊接有接線柱3,機芯板15沿寬度方向一側焊接針座4,底座2兩側均設置有條狀豁口5,殼體上蓋10的固定扣6配合設置於豁口5中實現底座2與殼體上蓋10的連接;底座2遠離針座4一側內壁設有U型彈簧槽1,U型彈簧置於U型彈簧槽1中將MOS管固定住;接線柱3置於殼體上蓋10的槽口中,殼體上蓋10兩端的槽口通過第一接線柱上蓋11、第二接線柱上蓋12對應封蓋住;殼體上蓋10的針座集插8與針座4對應配合。
底座2底面均勻排布設置若干齒紋散熱片16。
殼體上蓋10頂板底面沿寬度方向兩側分別設置一條防水墊凹槽7,防水墊凹槽7中設置防水墊,實現殼體上蓋10與底座2的密封。
針座集插8外側設置集插固定卡扣9。
殼體上蓋10與底座2配合連接後,底座2一端固定第一擋板13,另一端固定第二擋板14,所述第一擋板13、第二擋板14兩者上端均設有折邊17,折邊17壓緊於殼體上蓋10端部的臺階面上。在具體生產實踐中,針座集插8上設有方向,防止插反;底座2上設置有擱置臺階,利於底座底部通風散熱。
實際安裝過程中,首先將接線柱3以及針座4焊接在機芯板15上,然後將機芯板15放置在底座2上,把「U」形彈簧安裝在U型彈簧槽1內,固定MOS管,再將殼體上蓋10對準針座集插口往下壓,直至殼體上蓋10的固定扣6扣住豁口5,最後密封第一擋板13、第二擋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