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電影的發展史簡述(世界電影的早期發展歷程)
2023-07-12 21:57:41 1
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不滿足於對靜態圖片的欣賞,於是電影慢慢發展起來了,在19世紀80年代的時候,投影技術的發明使大規模觀看的電影變成了現實,然而當時的電影還只停留在幾個簡短動作的階段,並沒有進行剪輯配樂和故事的設計。一直到20世紀初,影院的老闆會請樂團根據電影情節進行配樂,到了20世紀20年代,第一部有聲電影終於出現了,但配音的只是在電影的部分,並非貫穿始終。後來隨著有聲電影的發展和成熟,人們又開始追求電影的色彩,到了二戰之後,越來越多的電影都拍成了彩色的。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活動電影機」有攝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種主要功能。1895年3月22日,他們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
1908年,世界上第二座影城——好萊塢也在拍攝《基度山伯爵》時初具雛形。其時,只不過是攝影師湯馬斯伯森斯和導演弗蘭西斯鮑格斯共同搭建的一個小小的攝影棚,直到1913年才形成規模。
格裡菲斯在1915年以藝術家的勇氣拍攝出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無聲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在1916年又拍攝了《黨同伐異》。這兩部被譽為電影藝術的典基之作,標誌著電影成為藝術的起始,是美國電影史上的裡程碑,是當時電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兩部經典之作。
1927年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誕生標誌著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同時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誌。聲音使電影由單純的視覺藝術,發展成視聽結合的銀幕藝術,實現了電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極大發展了電影的本性,為電影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
1933年以後,由於技術的進步,電影製作中同期錄音得以改為後期錄音,電影攝影又變得靈活而富有生氣了。同時,蒙太奇理論和手法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蘇聯電影大師普多夫金在拍攝《逃兵》一片時,就曾用聲畫對位和對立的配音方法來加強影片效果,使觀眾耳目一新。
1935年,馬摩裡安攝製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華世界》。彩色膠片的發明,使得電影藝術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聲音和色彩促使電影更趨近於自然。有的電影創作家,在一部影片中交替使用彩色片和黑白片,因而收到了特殊的藝術效果。
彩色電影的問世,標誌著電影從誕生發展達到了完善成熟的發展時期,從此電影藝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1950年黑澤明的《羅生門》以後,日本電影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印度電影在三十年代開始也有了較好的狹窄的發展。進入本時期後,印度電影因受義大利、法國和蘇聯電影的影響,逐漸從追求豪華的音樂歌舞片而轉向現實。1953年,拉基卡普爾導演的《流浪者》和比麥爾洛埃的《兩畝地》等影片標誌著印度電影的新面貌。
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之後,世界電影史上又出現了規模巨大的第三次革新運動。這次電影運動始於法國,自1959年新浪潮興起,法國電影出現了一條全新的、有效的打破商業電影壟斷製片的道路。
世界電影發展中有兩個名詞必須要談,一是好萊塢,一是奧斯卡。
自1913年好萊塢建立以來,這裡聚集著派拉蒙、米高梅、福斯、環球、華納等大製片公司,支配著影片的生產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發行,同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導演和演員去那裡拍片和表演,成為美國繁華的電影城市。
至於奧斯卡,眾所周知,每年的三四月間,太平洋之濱的美國名稱洛杉磯音樂中心影星薈萃,他們在這裡參加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舉辦的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典禮。這一年一度的頒獎盛典,不僅是美國電影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影壇上的一件令人矚目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