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影視城新景點遊玩攻略(無廢景區是怎麼建成的)
2023-07-12 21:34:20 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朱智翔 戚懿丹
一車車建築垃圾運進,一袋袋用於生產建築材料的石粉拉出。
眼下,位於東陽吳寧街道孫村的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裡,一條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一堆堆建築垃圾變成了石粉等再生骨料。
「在這裡,建築垃圾再生利用率可達到90%,生產出來的再生骨料可以做成水泥磚、側石、平石等,還可以拿去當管道回填的材料,真正實現變廢為寶。」東陽市城投集團城建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敏介紹。
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變建築垃圾為建材原料,只是東陽全面創建「無廢城市」的舉措之一。
建築垃圾通過生產線變成細粉、瓜子片、三分子等建材原料
紅木行業是東陽的特色行業,而紅木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棄木料、粉塵等,成了東陽生態環境汙染的源頭之一。因此治理廢棄木料、粉塵汙染,是東陽「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
作為該市紅木行業的先鋒企業——東陽旭東紅木家具有限公司,通過將開料、打磨、雕刻等產生粉塵的工序設置在全密封車間,對工作檯採用側吸式除塵器收集,循環送風處理,以及落實粉塵治理、廢氣治理、綠色辦公等環節全天候監控,推行「內部監督 客戶監督 全民監督」三方監督機制,旭東紅木基本實現了廠區綠色「無廢」。
旭東紅木「無廢工廠」
除了推行「無廢工廠」建設,東陽還將「無廢城市」理念融入本地另一拳頭產業——影視文化旅遊產業的全過程,通過實施垃圾分類、廢品減量化處理等一系列「無廢」措施,打造「無廢景區」。
在東陽橫店影視城秦王宮景區,時常能看到兩名身著古裝、頭戴鬥笠的「俠客」,他們不時箭步飛躍,用手中的長柄竹夾瀟灑地夾起地上的紙巾等垃圾,一個迴旋投入另一人背簍中,通過這樣表演的方式宣傳引導垃圾分類,助力「無廢景區」建設。
秦王宮
秦王宮「花式撿客」
「無廢工廠」「無廢景區」……截至目前,東陽已建設完成79個「無廢細胞」。
東陽還自主研發了「考拉」APP,進行「智慧治廢」。
在東陽市湖溪鎮夏黃村,每家每戶門口都擺放著貼有「可腐爛」「不可腐爛」字樣的垃圾桶。走出家門,把垃圾丟進正確的垃圾桶內並拍照,然後將圖片傳至「考拉」APP,這是東陽市湖溪鎮上田村村民嚴莎莎的生活日常。
村民使用app的日常
「照片通過審核,垃圾分類正確,APP帳號就會增加10個積分。」她說,積分還能當錢花,100分就是1元錢,可以到附近再生資源兌換超市免費兌換捲紙、牙膏、牙刷等日用品。
如今,越來越多的東陽各村村民加入到嚴莎莎的行列,每天將垃圾分類丟進桶內,並通過「考垃」APP拍照上傳,已成為他們的日常習慣。
截至目前,東陽99.91%自然村已開展垃圾分類。其中,933個自然村上線運行了「考拉」APP,佔自然村總數的86%,註冊用戶達165433人,且人數還在持續增長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