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流行的大踏板旅行車(頂級豪華大踏板)
2023-07-13 09:18:34 1
作者:安李楠
攝影:佳文、曾林
摩託車的各個車種中都有自己的頂級車型,踏板車自然也是如此。踏板車可不只是我們在街頭上常見的那些用來代步的「小踏板」,它們要是豪華起來,可一點也不比其他車種的頂級車型差。再加上坐姿和操作方面的先天優勢,在長途騎行中帶給你的舒適和便利,可一點都不遜色於那些大型旅行車。
在國內市場中,對於頂級豪華踏板車我們有兩個不錯的選擇,它們分別是鈴木的BURGMAN 650和寶馬C 650 GT。而且都是大貿進口車型,可以正規上牌,而且都是以旅行為目的而設計的大型踏板車,這一點不同於偏重運動性的山葉T-MAX 530。
鈴木BURGMAN 650
BURGMAN 650是鈴木引以為傲的大型踏板車型,第一代車型從1999年就已經問世,已歷經數代進化,曾經很長一段時期都是世界上排量最大的踏板車,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擁有帶有手動模式自動變速器的踏板車。在有些國家,BURGMAN 650也被稱為AN 650,而國內車友更喜歡叫它「天浪650」,這是源於鈴木大型踏板車系的另一個名字——SKYWAVE。
BURGMAN 650採用了一臺水冷臥式並列雙缸DOHC 8氣門電噴發動機,實際排量為638毫升。
寶馬C 650 GT
與BURGMAN 650相比,寶馬的C 650 GT可謂是一款新銳車型。有人可能會問,一向以豪華旅行車和大型拉力車著稱的寶馬怎麼也做起了踏板車?其實這一點也不矛盾,大型豪華踏板車同樣可以像寶馬的其他車型一樣讓你享受美好的摩旅生活,只是給客戶多了一個騎行更輕鬆,使用更簡便的選擇。寶馬當時推出了兩款大型踏板車,一款是重視運動性的C 600 Sport,針對山葉T-Max 530而推出,另一款就服務於摩旅的C 650 GT,目標直指鈴木的BURGMAN 650。
C 650 GT也採用了一臺水冷臥式並列雙缸DOHC 8氣門電噴發動機,實際排量為647毫升。最大馬力60匹,最大扭矩66牛米,官方給出的綜合油耗為百公裡4.4升。在寶馬的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i3上,使用的也是這臺發動機,只不過它不提供動力,只是用來為電池組充電。
下面是大家關心的價格,可能你的第一反應是寶馬的售價應該更高一些,但其實BURGMAN 650的官方指導價要比C 650 GT高出14000元。據《勁動力摩託》的編輯老師們了解,兩款車都能夠辦理按揭貸款,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去店內諮詢。
在座高方面,BURGMAN 650可以適應更多國內消費者的身高條件,或許是日系車的緣故,僅為755毫米。而德國人設計的C 650 GT則要高一些,為805毫米。《勁動力摩託》的主編安李楠身高1.82米,坐在兩款車型上,雙腳腳掌均可以完全觸地。
從正面看,兩款車型都很有氣勢。BURGMAN 650要加寬大一些,行駛中的氣流幾乎都被車體擋住,吹不到駕駛者的身上。
C 650 GT的背影感覺更運動一些,而BURGMAN 650看上去就像是一輛小汽車!
從坐姿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亞洲車與歐洲車的區別:BURGMAN 650雖然車體更大,但是腿部空間明顯不如C 650 GT寬敞,腿部彎曲基本成90度。
當把腳放在前部的休息踏板上時,兩車的坐姿都非常舒適,不過BURGMAN 650上的腿部姿態依然沒有C 650 GT上那般伸展,而且可以看到,安李楠老師的小腿已經快要和前面BURGMAN 650的車體接觸上了,安主編本人也是更滿意C 650 GT的乘坐感。
雖然BURGMAN 650在駕駛者的騎乘空間上稍遜與C 650 GT,單它的後座卻要比C 650 GT更能讓乘客滿意。後座的面積更大,而且原車還提供了一個小靠背。
兩車均使用滷素大燈,C 650 GT中間的三條LED日間行車燈讓它看上去更具科技感。不過,它遠近光分體的設計,在使用近光燈時總讓人誤以為它是憋了一盞燈。現在這樣的設計很流行,但我卻並不欣賞。
它們的轉向燈都被放置在了後視鏡上,BURGMAN 650使用傳統的滷素燈泡,C 650 GT則採用了LED光源。
BURGMAN 650的尾燈設計很有些汽車的風格,雖然使用的是滷素燈泡,但是實際效果很不錯。
C 650 GT的尾燈和轉向燈均為LED光源,而且尾燈還是漂亮的LED光帶設計。
我們拍攝的這輛BURGMAN 650已經更換了面積更大的GIVI品牌風擋,不僅比原廠風擋更高,還為駕駛者的手部也提供了擋風保護。由於風擋高度不能調節,所以想要升高風擋,得到更好的擋風效果,就需要這樣的改裝來實現。
C 650 GT的優勢就在於它配備了電動調節風擋,根據需要可以隨時調整高度。
BURGMAN 650的很多設計都讓人聯想到汽車,儀表也是如此,儀表為指針加液晶屏的設計,並且帶有自檢功能。
C 650 GT的儀表也是指針加液晶屏的設計,轉速表被融入了液晶屏中,菜單控制和信息顯示更加豐富,同時使用了橙色背光。
從BURGMAN 650的左側車把控制總成上,我們可以看到手動加減擋、動力模式切換和電動摺疊後視鏡的控制鍵。
C 650 GT的液晶儀表菜單控制選擇被集成在了一個按鍵上,旁邊是電動風擋高度調節的控制鍵。
右側車把控制總成上還有一個車把加熱的控制鍵。原車就配備了車把加熱,省得車主們再去加裝了。
BURGMAN 650配備普利司通輪胎,前輪胎尺寸為120/70-15。前懸掛採用正立式前叉。
C 650 GT則採用象牌輪胎,前輪尺寸同樣為120/70 ZR15的子午線輪胎。前懸掛為倒立式前叉,可見它要比BURGMAN 650更偏重運動性。
BURGMAN 650的後輪直徑小於前輪,後輪胎尺寸為160/60-14.
C 650 GT的後輪直徑要比BURGMAN 650略大一些,後輪胎尺寸為160/60 ZR15。
BURGMAN 650的後懸掛為雙減震器設計,可以負載更大的重量,在舒適性方面也有一定優勢。
C 650 GT重視運動能力的設計也體現在後懸掛上,單搖臂結構,配合了一支側置獨立式減震器。
兩車配備了ABS防抱死制定系統,BURGMAN 650前輪使用雙浮動式鑽孔盤,配單向雙活塞卡鉗。
C 650 GT在前制動的配置上與BURGMAN 650相當,只是制動盤並非浮動式。
後制動的配置兩車基本一致,都是單鑽孔盤配單向雙活塞卡鉗。
在BURGMAN 650的車座旁邊,可以看到一個手剎控制器。在日常使用中,手剎對於大型踏板車來說很有幫助。
C 650 GT也配有「手剎」,只不過它的「手剎」並不是用手來控制的,而是依靠側支。只要側支打開,後制動盤上的這個單活塞卡鉗就會發揮作用,再想移動車輛就不可能了。
BURGMAN 650有一對儲物盒,空間不小,深度也很大。隨身的小物品,以及零錢和高速公路票據盡可以放在其中。
在下方還有一個更大的長條形儲物盒,可以裝進不少東西,非常實用。
相比之下C 650 GT的儲物空間相對少了一些,不過這兩個儲物盒也足夠日常實用了。
兩車的儲物盒中均配有12伏電源接口,配上一個USB接口轉換器,就可以把手機放進盒子裡邊騎車邊充電了。
BURGMAN 650的車座十分寬大,看上去就覺得舒服,而且前座的腰靠是可以做小幅度前後調節的。這樣便可以根據駕駛者的需要來調整乘坐位置,從而改變腿部空間了。
C 650 GT的車座不及BURGMAN 650那樣寬大,造型富有立體感,看上去感覺很運動,只是前座靠背位置不能進行調節。不過,它的前後車座分別帶有多擋電加熱功能。到了冬天,這可以非常暖心的配置。
BURGMAN 650的座桶箱開口不大,但是裡面卻很深,可以妥妥地放進兩頂全盔。
車座下面還設有一盞照明燈,從上方對座桶箱進行照明,即便座桶箱裡放滿東西也照樣看得清,非常人性化。
C 650 GT座桶箱的開口很大,但是後輪位置的隆起佔用了一部分內部空間,因此只能容納一頂全盔和一頂半盔。其中也有一盞照明燈,雖然是亮度更高的LED燈泡,但是由於位置在座桶箱內的側壁上,光線很容易被頭盔擋住,不如BURGMAN 650的設計合理。
BURGMAN 650的加油口被設計在了車身側面,這讓我再一次想起了汽車。其油箱容積為15升。
C 650 GT的加油口在車座前端,很多大型踏板車都採用了類似的設計位置。油箱容積要比BURGMAN 650略大一些,為16升。
BURGMAN 650的排氣管尾段個頭可不小,看上去很有氣勢,只是上面那個電鍍處理的防燙板顯得有些過時了。
C 650 GT在整體設計上強調科技感,自然也要配上一支短小精悍的排氣管了,防燙板也採用了拋光處理的效果,這些都是時下最流行的。
編輯推薦
《勁動力摩託》主編安李楠:
像BURGMAN 650和C 650 GT這樣的豪華大型踏板車,在長途騎行中的舒適性和裝載能力真的毫不遜色那些大型旅行車了,而且操控更加便利,甚至還能兼顧日常代步之用。我本人就買了一輛光陽賽艇300,把它當做旅行車來用,平時上下班騎著感覺也挺好。我發現自己年齡越大就越是喜歡這種大型踏板車,BURGMAN 650和C 650 GT也成為我下一步的目標。不過,對於未來會選擇它們當中的哪一款,我至今仍在糾結,C 650 GT高端的配置是我喜歡的,但是又覺得BURGMAN 650的實用性設計更加貼心,但願讀者朋友們在選車時不會像我這般糾結吧。
想了解以上車型詳情,請點擊文章下方「相關車型」進入資料庫,那裡有具體參數和全套圖片呦!
本文為《勁動力摩託》原創文章,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和作者。
《勁動力摩託》APP安卓版稍後上線,請靜心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