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簡介及生平事跡(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
2023-07-13 05:43:10 1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這是劉邦對於漢朝的建立立了大功的三個人的評價,他們分別是韓信、張良、蕭何。
歷來,人們對於韓信的攻城略地和張良的智計百出津津樂道,但對於蕭何卻很少有人會提起。
論起功勞,蕭何對於漢朝建立之功不弱於韓信等武將,甚至比之於劉邦本人也是絲毫不讓。
鞏固後方,輸送士兵、糧草,舉薦韓信等等,都對楚漢戰爭時的局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像周總理說的,「劉邦百戰百敗,卻屢敗屢起,靠的就是蕭何為他當宰相,經營關中作他的根據地,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項羽百戰百勝,卻經不起一敗;一敗塗地,一敗就亡,原因之一是沒有蕭何這樣的宰相。」
漢朝建立之後,蕭何對於漢朝以及後世也產生的極為重要的影響,其中《九章律》就是蕭何制定和實施的,是以秦法為基礎而制定。
不過,漢朝建立之後,劉邦開始大殺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等一眾異姓王幾乎都死在了劉邦的刀下。就連張良也要遠離朝堂,方才得以善終。
那麼,作為漢朝建立功勞之首的蕭何,他的結局又是如何呢?蕭何計除韓信之後,劉邦對於蕭何的恩寵更盛,又是各種加封,又是配備護衛,一時間眾賓客是紛紛道賀,喜氣盈庭。
正當蕭何小日子過得很是開心時,一個叫召平的門客找到了蕭何,對他說,」你高興個啥?你現在危險得很!」
蕭何聞言,很是不解,心想自己是丞相,皇帝又十分恩寵,怎麼會有危險呢?
這時候,召平就說了,「皇帝南徵北戰,各種親自掛帥,你卻一直處於最安全的地方。我看啊,皇帝肯定疑心你了,你難道忘了淮陰侯的下場了嗎?」
蕭何一聽,馬上嚇出了一身冷汗,於是馬上辭去封邑,並且還拿出了許多的家產充入國庫,用作軍需。劉邦自然非常高興。
後來,劉邦親徵英布,蕭何自然是負責後勤工作,每次見到蕭何派來的人,劉邦總要問一問蕭何的近況。而對於蕭何穩定後方,體恤百姓的事情,劉邦總是默不作聲。
對此,蕭何並未明白其中的意思,直到一個門客告訴他,說他更加危險了,並且表示,蕭何已經是相國了,位列百官之首,沒辦法再加封了,現在又深受百姓愛戴。皇帝自然疑心蕭何有反心。
蕭何一聽,更是嚇得不得了,於是聽了門客的建議,到處以低價購置田產。
等劉邦回來的時候,有百姓攔路告狀,把蕭何貪汙的事情告訴了劉邦,劉邦對此居然還很高興,還讓蕭何自己去向百姓請罪。
蕭何本就不想佔百姓的便宜,於是趁機說,乾脆把上林苑的地拿出來讓百姓去種。劉邦一聽,頓時怒了,上林苑是皇家園林,在他看來,蕭何這是看上了自己的上林苑啊!於是一怒之下把蕭何給下獄了。
後來,在一個衛尉的勸說下,加上劉邦認為蕭何現在的名聲並不是特別好,沒有什麼威脅了,於是就把他給放了出來。
劉邦晚年的時候,出現了太子之爭,蕭何與張良自然是站在劉盈這邊,劉邦廢立太子的想法破滅,但始終再也沒有動過蕭何。
太子劉盈即位後,蕭何繼續當丞相,只不過這時候的蕭何已經年事已高,直到漢惠帝二年,由於年事已高,並且長期操持國務,蕭何終於一病不起,最終病逝。
蕭何死後,諡號「文終」,娶妻甘氏,封一品夫人,後襲封為酇侯,生子三,長子蕭祿,次子蕭同,幼子蕭延。
蕭何能夠善終,其一是因為自身能力夠強,並且是文官,其二還是因為他足夠聰明,比起張良,他不僅能夠善終,而且還能一直位高權重,這種智慧非一般人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