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綠水青山風景特別優美(黃河如翠我家在)
2023-07-13 08:13:23 2
《鄂爾多斯日報》2022年6月7日1版
講 述 人:準格爾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工作人員 劉翠蘭
講述時間:2022年5月20日
文字整理:本報記者 侯驕軒 池小花
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峽谷深處傳來的鳥兒清脆婉轉的叫聲。
劉翠蘭(左)向記者介紹曾經自己家在景區的位置。
我叫劉翠蘭,今年33歲。我工作在黃河大峽谷,出生也在黃河大峽谷。
到過黃河大峽谷的人,都說這兒像世外桃源,來了就不想走。每當這時,我總是很自豪地說:「我的家就在這裡。」
在這裡,我就好像生活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上下班有隨處可見的小動物和我捉迷藏,小路上綠樹成蔭,隨手可摘的杏兒放在嘴裡,清甜滿滿。放眼望去,兩岸青山,黃河如翠,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
如今你看到的是這般風景,可它當初並不是這樣的。
我出生的地點就是現在景區裡崔家寨的「醋坊」。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村民們住的房子都是石砌的窯洞,一個院子裡住著五六戶人家。經常浮現在我腦海裡的場景是:媽媽嬸嬸坐在院子裡納鞋墊,大人們在公用的碾坊裡磨糧食,我和小夥伴能從一個房頂騰空跳過隔道,輕鬆到達另一個房頂……
那時,這裡是個很偏僻的地方,沒有路,也少人問津。梁上光禿禿的,到處都是白色石頭,種不出莊稼,也沒有多少草和樹。一遇上颳風天氣,沙子打得臉疼。遇上下雨天,村裡的土坡就遭殃了。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出門。如果大人能帶我們這幫小孩出一趟門,我們就別提多開心了。可現在回想起來,路途其實很「坎坷」。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乘小木船外出買東西,我穿著新鞋小心翼翼地走,可是剛出門就踩上土坡路,新鞋一下子就弄髒了。踩著碎石上了船,活潑好動的我把手也放到了水裡劃,結果把手弄得髒兮兮的。
水不清,山也荒涼。我很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1998年,我到了上學的年齡,隨大人離開了家鄉。當時,我們是崔家寨搬出的第一戶人家。
此後,我在外求學。大學畢業後,我在浙江嘉興待過,也在本地的薛家灣、魏家峁工作過。即使與家鄉漸行漸遠時,我依然關注它的消息。
我了解到,政府傾力打造黃河大峽谷旅遊區,集中連片治理水土流失,培育林木植被。從別人嘴裡,從微信公眾號裡,我聽到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家鄉。
鳥兒總是眷戀它的巢穴。今年,有一個工作機會,於是我踏上歸鄉路,回到了這裡——一個令我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
熟悉的是,我的窯洞仍在,我的記憶還在。陌生的是,這裡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由昔日的荒涼僻野變成人人嚮往的旅遊勝地。鳥鳴峽谷,綠染山川,我重新看到的家鄉是綠色的。
看著清澈的黃河水,走進瓜果飄香的採摘園,我的心情格外舒暢。
每天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困擾我多年的鼻炎症狀也幾乎消失了。
再說說我住過的地方。崔家寨被命名為「中國傳統村落」,寨子裡鋪了石階,建築別具特色,每間老房子都有了新的「功能」。我家是傳統「醋坊」,小小「醋坊」,跟隨時間的腳步,見證了家鄉巨變。
變化之大,兒時的我根本無法想像。行走在景區裡,看著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葉,我能切身感受到政府對生態的重視,以及在提升群眾綠色獲得感上所做的努力。我們趕上了好時代,也趕上文化旅遊這輛快車,坐在了「車頭」上。
現在,我們杜家峁村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景區裡工作,在家門口就業。我們在自己的「地盤」欣賞美景,也在壯闊美景中得到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滿足。
家鄉美得令人心醉,我們不僅要維護它的美,更要讓它美上加美、好上加好。景區的同鄉都在努力工作,我們把最美的風景推介給遊客,也把最美的笑容展現給四面八方的人。我想讓他們同我們一起感受黃河之美,一起觸摸綠色脈動,暢享「詩和遠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此刻,這裡就是我的「詩和遠方」。我家住在景區裡,我在黃河的懷抱裡,在綠色的懷抱裡。我想一直待著,也歡迎你來看看。
全景連結:
領略峽谷風情 觸摸黃河脈動
《鄂爾多斯日報》2022年6月7日5版
準格爾黃河大峽谷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區,位於蒙晉陝黃河大峽谷準格爾段,地處蒙、晉、陝和呼、包、鄂兩個金三角的腹地,北起準格爾旗薛家灣鎮城坡,南至龍口鎮小佔村,水域長達80多公裡,是黃河流域最具特色的峽谷地貌,也是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集山水觀光、生態養生、休閒度假、人文考察為一體的休閒旅遊勝地。
古村落崔家寨是旅遊區的核心景觀,2014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委聯合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已有一百七十餘年的歷史。峽谷雅宿被評定為全國首批甲級旅遊民宿。旅遊區裡除了能觀賞太極灣、崔家寨等風景古蹟,還有懸崖鞦韆、懸空玻璃觀景平臺、步步驚心吊橋、玻璃水滑道、高空索道、峽谷遊船等驚險刺激的遊玩項目。
隨著近些年的持續投入,黃河大峽谷旅遊區的各項設施不斷完善,舉辦的各類活動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高,如今已成為各地遊客旅遊打卡的好去處。
近年來,準格爾旗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傾力打造以黃河大峽谷為核心的黃河風情旅遊度假帶,以準格爾召廟、油松王為主的民俗祭祀遊,以庫布其沙漠汽車賽事為主的沙漠體育運動遊,以黑岱溝露天煤礦開採為主的現代工業體驗遊,以百裡長川、龍口鎮為代表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遊,初步構建了「一帶四遊」的旅遊發展格局。全旗培育國家4A級景區4個,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4個,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1個,中國傳統古村落1個,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8個,旗級美麗鄉村20個。發展農牧家樂123戶,其中,自治區星級鄉村旅遊接待戶8個、市級典型旅遊示範戶18個。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鄂爾多斯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侯驕軒 池小花 馬利軍 賀龍 孟瑞林 劉群
配音:李辰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