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乾熱井熱泵機組回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3 04:18:5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供暖熱泵系統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乾熱井熱泵機組回油裝置。
背景技術:
乾熱井熱泵技術,主要由壓縮機,水冷換熱器,膨脹閥,乾熱巖換熱器等組成,系統需要打一口乾熱巖井,深度在1000-1200米之間,將乾熱井換熱器埋入井中,換熱器一端連接壓縮機,另一端連接膨脹閥,換熱器內充有一定壓力的製冷劑,製冷劑在換熱器中蒸發吸熱,吸收乾熱井熱量,形成過熱蒸汽進入壓縮機壓縮後,在水冷換熱器中冷凝放熱,將熱量通過水傳遞給室內。這一技術主要應用於室內供暖製冷領域。
在使用乾熱井熱泵系統時,由於熱泵系統中製冷劑由壓縮機出口處為高溫高壓的狀態,會帶出大量壓縮機潤滑油。乾熱井熱泵由於乾熱井換熱器處於較深層地下,被製冷劑帶出的油會大量囤積在換熱管底部,導致壓縮機回油不暢的同時,降低地下埋管的換熱係數,降低機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利用引射原理,提出一種簡單高效,實用性強的用於乾熱井熱泵機組回油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於乾熱井熱泵機組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引射器、吸油管、回油管、高壓管以及電磁閥,引射器的三個埠分別連接高壓管、吸油管以及回油管,高壓管與乾熱巖熱泵水冷換熱器出口連接,吸油管連接到乾熱巖換熱器底部,回油管連接壓縮機吸氣口,壓縮機安裝有壓縮機油位傳感器,回油管上安裝有電磁閥。
而且,在高壓管和吸油管上均安裝有手調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通過引射原理,解決了乾熱巖熱泵使用過程中回油問題。
2、使用引射器,不使用油泵減少了設備初投資,降低運行成本,降低了設備運行的故障率。
3、利用傳感器,使換熱器底部油位得到控制,提高了換熱效率,從而提高系統整體運行效率,更加節能。
4、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利用乾熱巖熱泵乾熱井部分的底部與高壓級之間的壓差,通過引射原理,將乾熱巖底部的潤滑油吸回至壓縮機。裝置無需添加油泵,降低了設備成本及運行能耗,僅僅使用引射器,降低設備故障率,便於維修保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中標記代表:引射器(1),吸油管(2),回油管(3),高壓管(4),手調閥(5),電磁閥(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一種用於乾熱井熱泵機組回油裝置,包括引射器1,吸油管2,回油管3,高壓管4,電磁閥6,用於將乾熱井底部的油吸回至壓縮機,
引射器的三個埠分別連接高壓管、吸油管以及回油管,高壓管與乾熱巖熱泵水冷換熱器出口連接,吸油管連接到乾熱巖換熱器底部,利用乾熱巖換熱器底部與高壓級之間的壓差,通過引射原理,將乾熱巖底部的潤滑油吸回至壓縮機;
回油管連接壓縮機吸氣口,壓縮機安裝有壓縮機油位傳感器,回油管上安裝有電磁閥,利用低位乾熱井油位傳感器,與壓縮機油位傳感器進行擬合,用於判定裝置電磁閥開啟時間;
為了便於控制,在高壓管和吸油管上均安裝有手調閥5。
安裝時,首先根據系統的換熱規模確定所有部件的大小,將高壓管(4)與乾熱巖熱泵水冷換熱器出口相連,將吸油管(2)埋入乾熱井換熱器底部,將引射器(1),吸油管(2),回油管(3),高壓管(4),手調閥(5),電磁閥(6)依次按原理圖連接,這樣就構成完整的一種用於乾熱井熱泵機組回油裝置。
儘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範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不局限於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