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香港機場最新消息(實探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
2023-07-06 07:05:30 3
(香港回歸25周年)實探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從「城市機場」邁向「機場城市」
中新社香港6月25日電 題:實探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從「城市機場」邁向「機場城市」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王世博
香港經歷六月雨季,位於大嶼山的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已基本建設完成。該跑道全長3800米、寬60米,投入運行後,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及貨運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
面對媒體採訪,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強調,將香港打造為一座「機場城市」,擴容是必須的。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我們已經很久沒見到這麼多人來機場參觀了。」面對久違的媒體採訪,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強調,將香港打造為一座「機場城市」,擴容是必須的。
「第三跑道對『機場城市』建設將起到關鍵作用。在疫情之前,我們每年處理大概7500萬的旅客量、人流量,還有500萬噸的貨物量,這個是兩條跑道的極限。增加一條跑道後,我們有信心能處理1.2億人流及1000萬噸的貨流。」林天福向記者介紹。
圖為航站樓內設置的視頻播放設備為候機旅客打造仿真景觀。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香港國際機場在1998年7月啟用,當時客運量每年僅2800萬人次。經過20多年發展,香港國際機場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自2010年起,機場貨運量曾連續7年居世界第一。今天的香港國際機場,為全球約120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即使受新冠疫情影響,客運人次近年下降,但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在2021年升至500萬噸,超越疫情暴發前的480萬噸,貨機起降量創歷史新高。
在新冠疫情前,從機場餐廳、商鋪到全球各個航空公司,香港國際機場每年衍生巨量的數據。為了在大量的數據中挖掘出寶藏,香港機場升級了以數據為主導的運作管理模式,建設一個更「聰明」的機場。從「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香港國際機場航天城建設體現香港的創新精神。
圖為消殺機器人在機場航站樓內工作。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在機場航站樓內,中新社記者看到,多功能機器人來回穿梭,刷臉進站技術實現應用,第三跑道系統則是香港蛻變為「機場城市」願景的重要項目。項目規劃中,除增建跑道外,機場設施也將得到全面升級,一個高效、順暢的智能機場正在形成。香港機場管理局三跑道項目執行總監梁景然透露,第三跑道計劃於今年年中過後,配合特區政府的決定、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投入運行。
四通八達的跨境交通聯繫,讓香港國際機場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航空樞紐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的持續建設,令域內客運、貨運需求不斷攀升,香港國際機場正推出一系列新項目,務求跨境交通更高效快捷。
「『機場城市』是香港融入大灣區的交匯點,香港國際機場不僅僅是香港的機場,更是屬於大灣區的國際機場,將服務整個國家。」林天福說,香港國際機場正在與大灣區多座內地城市合作,如東莞、珠海等。待機場擴容後,無論是在帶動內需市場,或是帶動更多投資者到內地,都會起到正面作用。
圖為工作人員在候機樓演示「刷臉進站」設備。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7年底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目標是在五年時間內構建世界領先的智慧城市。機場是智慧城市藍圖的重要一環,香港機管局2019年發布的《從「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報告提出,「機場城市」的概念不應只包括基建發展以及機場與周邊商業活動的融合,隨著科技對航空業及旅客旅行習慣的根本性轉變,「機場城市」應當成為迎合科技發展的平臺。
回顧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的發展歷程,林天福認為,香港背靠祖國,與祖國共同進步。「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對於香港航空業未來的發展,他充滿信心。(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