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旅遊城市的黃山方案(全國首個先遊後付)
2023-07-05 21:49:51 1
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周益帆)近日,黃山旅遊正式啟動了「先遊後付」信用遊項目,遊客登錄專屬頁面,就可以0元預訂景區門票、索道票;免押金入住酒店。這也讓黃山成為了全國首個可以先遊玩後付款的景區。對於遊客來說,這種模式可以降低遊覽的消費門檻,更加靈活地安排行程;對商家而言可以提升訂單的轉化,更好地管理提升旅遊服務質量。
「先遊後付」只是景區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的新嘗試。早在2006年,有關部門就發布了《關於搞好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數位化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包括廬山、武夷山、雲臺山、西湖等在內的18個風景名勝區成為首批試點單位。《「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要加快推進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智慧旅遊發展。對中國旅遊業來說,數位化轉型必要性在哪裡?又能為旅遊業的復甦帶來哪些動力?
搜索「黃山信用遊」,選擇相應的門票、索道等項目,信用分數在550分及以上的遊客,就可以享受「先遊後付」,也就是說下單後無需支付,出遊30天支持自動扣款;這項業務,還支持遊客免押金入住平臺內的酒店;免押金租車,先租後付;此外,還可以在線上免押金租用帳篷、無人機、自拍杆等各種旅行用品。
黃山「先遊後付」項目上線
遊客邵青認為,「先遊後付」不僅方便更少了很多顧慮。「方便了很多,我們不用排隊去購票,也不用擔心未使用的項目被扣款,非常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邵青說。
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德輝認為,這一創新可以讓遊客更靈活地安排行程,同時也將提升商家的競爭力。
「對遊客來講,這個行程的安排更加靈活,原來的操作方法是你預訂了酒店如果更改,手續是比較麻煩的,同時還可能扣除一定的手續費。現在可以有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如果今天下雨,你不想去這個地方了,可以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玩,行程更加靈活了。對商家來講,在給遊客提供便利性和便捷性之外,也等於提高了我們自己的產品競爭力,可以促進訂單的轉化。」章德輝說。
「先遊後付」是黃山近些年來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的新嘗試,這種嘗試,最初從2018年開始。
章德輝說:「最早也做了一個,叫『在線旅遊信息化』,後來又做智慧景區。我們從2018年敏感地意識到數位化時代的到來,開始做數位化的轉型,最重要的是,我們打造了一個黃山旅遊的官方平臺,把我們公司旗下的所有產品全部在線化,高度垂直、主客共享,同時也成為整個黃山市旅遊的一個最重要的入口。」
這個平臺上,目前已入住了350多萬個商家會員,遊客可以直接享受購票、預訂酒店、購買土特產等全鏈路的旅遊服務。
黃山旅遊官方平臺
章德輝認為:「當今這個時代,數位化是一個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對我們企業管理者而言,要考慮運用數位化的手段,對自己管控的流程進行再造,合理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個是數位化營銷,更多、更快、更精準獲客和精準導流,提高我們用戶的觸達率和轉化率;第三個方面是數位化服務;最後一個方面就是數位化產品,這個大家都在探索,利用高科技手段,去增強遊客的體驗。」
在國家層面,旅遊業的數位化建設則在2006年就拉開了大幕,《關於搞好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數位化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將八達嶺、杭州西湖、廬山等18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列為數位化景區試點單位。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廬山智慧旅遊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程再廬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廬山受益頗多。
程再廬說:「現在一般出行規劃,大家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所有出行之前的訂票訂房,作為我們運營景區的官方,我們把好的東西、旅遊的資源介紹給遊客,那麼他也能體會到很方便;讓遊客在遊的過程中有很多內容可以拿出去分享。」
程再廬認為,數位化在服務遊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推動了旅遊產品和服務更快走向精細化。
程再廬說:「大家對旅遊的這種需求和體驗感要求越來越高,對景區而言,車輛擁堵的程度、遊客遊玩的舒適度,必須要用現代化的手段實現精細化管理。出遊前,我就會有直播,會有廬山的各種介紹,讓遊客沒到景區之前,能看到我的行程規劃;在遊的過程中,我們有智慧景區的一個導覽系統;在體驗方面,我們也做了VR的『飛越廬山』這種立體性的感受,可以遊覽各個不同季節的廬山的美景。」
章德輝以黃山舉例,在一份旅遊調研的分析報告中,2600多條對於黃山風景區的好評中,出現了297次與「有趣」相關的評論,也就是說,在遊客的眼中,旅遊不僅僅有自然的美麗景色,更年輕、更好玩的服務與項目同樣具有吸引力。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數位化轉型也使得大型景區可以更精準地管理與調控。
數位化為旅遊業發展提供服務、管理、運營等多方面的優勢
程再廬介紹:「通過遊客的預訂量和來源地,可以隨時掌握他大概什麼時候入園。那麼我就會根據人員聚集的情況,讓它自動進行分流。這個變化是非常大的,就沒有那麼多等待的人群;沒有實現智慧化,沒有大數據分析,這些東西都是不太可能的。」
服務、營銷、運營、管理,通過數位化,最終打出一套提振旅遊行業發展、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的組合拳,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數位化轉型為旅遊業數位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市場環境,截至2020年底,中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總量達到3.4億,雲旅遊、線上營銷等新思路又進一步加快了旅遊業的數位化進程。
當然,不管是景區還是旅遊行業中的其他相關企業,在發展數位化的過程中,還有需要進一步規劃與思考的問題,比如,如何做好用戶的信息安全管理;如何藉助數位化打造新的旅遊商業模式;如何更好地提升遊客出行滿意度。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數位化轉型首先是市場需求決定的,是我們的科技進步推動的。在數位化時代,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新的衣服,不是對傳統的衣服進行縫縫補補,所以我們從人力資源到產品的研發體系到生產方式,乃至無接觸服務這些新的理念的提出,都需要用數位化來重新裝備、重組整個的生產流程。另外我的數字資源——不管是我的客戶、會員體系、企業體系,都應該是可以交易的資產,只有當資產可以交易的時候,它才是有價值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去講,更重要的是用數位化來重構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這套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