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罩式網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20:48:51 1
專利名稱:前罩式網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捕魚用具,特別涉及一種前罩式網具。
目前,在較大水面上進行捕撈作業通常是採用拉網或拖網,這兩種網具結構比較簡單,一般是由多絲機織網衣、浮子、沉子、上、下綱及索綱和索環等組成,這兩種網具用料較多,因此,網身沉重,操作不便,勞動強度大,而且用途單一,適用性差,底層魚不易上網,捕撈效果不佳。比較先進的還有電葫蘆拉網,它是在普通拉網的底部附加電葫蘆部分,這種網具造價較高,只限於魚塘捕撈作業,操作不方便,而且受電源限制,還易傷不夠規格的魚種,電葫蘆及連接導線容易被水底雜物損壞丟失,造成網具報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網具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料少、操作方便、適用性強的前罩式網具。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有若干片主網衣,在每兩片主網衣之間聯接有中網衣,在中網衣的下面聯接有由中網罩網,中網兜底面和中網兜頂面組成的其前部帶有兜口的中網網兜;在主網衣的下面聯接有由導網、主網兜底面和主網兜頂面組成的其前部帶有兜口的主網網兜。使用時,將網具放入水中,向前拉網具兩端的上綱,即可進行捕撈作業。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主網採用單絲大目機織網,用料省、易過水、網具輕、浮子易出水、不跑魚;其它網片採用多絲小目機織網,既耐磨、又符合水下工作要求;網的下面帶有網兜,魚易進難出,提高了捕撈量,一次捕撈量可達90%以上;同時還有利於保護水產資源,不夠商品魚規格的魚種可以從大目主網遊出,一些底棲的雜害魚類自然入兜,不僅達到捕撈的目的,而且解決了魚池清塘問題;沉子結繫於底綱和沉子之間,因此,入泥淺、走網輕、操作輕便,在凸凹不平的水底面亦能正常工作。
以下結合附圖提供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網部分斜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網部分斜視圖。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有若干片主網衣5,所說的主網衣5採用單絲大目機織網,在主網衣5的上面聯接有上綱1,上綱1通過上綱結4與浮子綱2相連接,浮子綱2上安裝有浮子3,在主網衣5的下部聯接有腰綱9,在腰綱9的下面聯接有若干條活筋14,在活筋14的下面聯接有底綱10,在底綱10的下部聯接有沉子綱11,在底綱10和沉子綱11之間安裝有沉子16;在兩片主網衣5之間通過接綱6聯接有中網衣8,中網衣8採用多絲小目機織網,在中網衣8的下部聯接有中網聯綱7,在中網衣8下面的中網聯綱7、接綱6以及腰綱9上聯接有中網罩網17,在中網罩網17下部的底綱10上聯接有中網底兜面18,中網底兜面18向後伸延,其長度大於總網高的1/2,小於總網高,與中網衣8的夾角≤90°,在向後伸延的中網兜底面18的底邊上還聯接有中網兜頂面20,中網兜頂面20的頂邊與中網聯綱7聯接在一起,即由中網罩網17、中網兜底面18和中網兜頂面20組成一個中網網兜,在中網罩網17下面的腰綱9至底綱10之間為沒有網的兜口;在主網衣5下部的腰綱9上聯接有導網13,每隔一個活筋14用筋結12將導網13與活筋14相連接,在主網衣5下部的底綱10上聯接有主網兜底面15,主網兜底面15向後伸延,其長度在總網高的1/2到1/3之間,與主網衣5的夾角≤90°,在向後伸延的主網兜底面15的底邊上還聯接有主網兜頂面19,主網兜頂面19的頂邊與腰綱9聯接在一起,即由導網13、主網兜底面15和主網兜頂面19組成主網網兜,在導網13的下邊至底綱10之間為沒有網的兜口,每隔若干個活筋14在主網兜底面15與主網兜頂面19之間用絲線穿接成若干個隔檔。使用時,可根據實際需要的高度選用合適的主網衣5,根據實際需要的長度將若干片主網衣5和若干片中網衣8聯接在一起,並在其下面相應聯接主網網兜和中網網兜,形成帶有網兜的拉網。在捕撈操作時,先將網具拉開放入水中,然後拉緊網具兩端的上綱1,向前拖動網具時,沉子16與水底面接觸,網具在水底面的作用下向前傾斜,與水底面形成一定角度,網具下邊的兜口幾乎全部扣在水底面上,魚從外面可順利的進入網兜,卻很難從網兜裡面鑽出來,從而提高了捕撈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前罩式網具,包括上綱(1),聯接浮子(3)的浮子綱(2),若干片主網衣(5)以及底綱(10)和沉子(16),其特徵在於,在每兩片主網衣(5)之間的上部聯接有中網衣(8),在中網衣(8)的下部聯接有中網罩網(17),在中網罩網(17)下部的底綱(10)上聯接有中網兜底面(18),在向後伸延的中網底兜面(18)的底邊上還聯接有中網兜頂面(20),中網兜頂面(20)的頂邊與中網衣(8)下面的中網聯綱(7)聯接在一起,在中網罩網(17)下面的腰綱(9)至底綱(10)之間為沒有網的兜口;在主網衣(5)下面的腰綱(9)上聯接有導網(13),在腰綱(9)與底綱(10)之間聯接有活筋(14),導網(13)用筋結(12)聯接在活筋(14)上,在主網衣(5)下部的底綱(10)上聯接有主網兜底面(15),在向後伸延的主網兜底面(15)的底邊上還聯接有主網兜頂面(19),主網兜頂面(19)的頂邊與腰綱(9)聯接在一起,在導網(13)的下邊至底綱(10)之間為沒有網的兜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前罩式網具,其特徵在於,中網兜底面(18)向後伸延的長度大於總網高的1/2,小於總網高,與中網衣(8)的夾角≤9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前罩式網具,其特徵在於,主網兜底面(15)向後伸延的長度在總網高的1/2至1/3之間,與主網衣(5)的夾角≤9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前罩式網具,其特徵在於,每隔若干個活筋(14)用絲線在主網兜底面(15)與主網兜頂在(19)之間穿接成若干個隔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前罩式網具,其特徵在於,在底綱(10)的下面還聯接有沉子綱(11)。
專利摘要一種捕魚用的前罩式網具,解決了現有網具用料多,網身重,操作不便,捕撈效果不佳,適用性差的問題,特徵在於,在兩片主網衣之間聯接有中網衣,在中網衣的下面聯接有由中網罩網、中網兜底面和中網兜頂面組成的其前部帶有兜口的中網網兜,在主網衣的下面聯接有由導網、主網兜底面和主網兜頂面組成的其前部帶有兜口的主網網兜,優點在於,網的下面帶有網兜,魚易進難出,提高了捕撈量,一次捕撈量可達90%以上。
文檔編號A01K73/00GK2094201SQ912081
公開日1992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1991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1991年5月16日
發明者趙中元, 趙中泓 申請人:趙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