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療袋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05:02:16 1
專利名稱:腹療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療袋,它是用於治療腹腔內臟疾病的一種藥物肚兜。
在我國,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婦女痛經等疾病發病率高,病因複雜,由於療程長,服用西藥副作用大,也很麻煩,且不能解決愈後復發的問題。本發明根據傳統醫學外治原理,積多年臨床治療經驗,逐步完善了用中藥腹部兜治的治療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治療上述適應症有效率達90%以上,愈後繼續兜用,可防止復發,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上述藥兜治療設計一種適用的腹療袋,它兜用舒適並便於藥力向人體持久緩慢滲透。
本實用新型由藥袋、兜帶和內芯組成,藥袋開口處裝有拉鏈,兜帶是一端與藥袋縫接,另一端裝有尼龍扣布的鬆緊帶,通過尼龍扣布可與藥袋扣接;內芯是裝有藥物的封口布袋,布袋縫有多道橫向縫線,將袋內藥物均勻分割成多個區域,避免藥物向袋底集積。上述藥袋內側採用透氣棉布,外側採用粗紡針織尼龍布面料,該面料可以任何部位直接與兜帶的釘面相扣接,無需另設毛面的尼龍扣布。藥芯內側採用透氣棉布,外側採用金屬棉之類的透氣性較差的材料,以確保藥物有效成分向人體滲透。
本腹療袋使用方便,舒適,鬆緊可隨意調節,胖瘦都能適用,不會因體位改變而移位。長期兜用本腹療袋,通過藥物揮發,藥力緩緩釋放,向腹部和臍部滲透,藥力釋完後,可調換新的內芯,使療效持久,可克服西藥治療的諸多缺點。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圖1表本腹療袋的藥袋2與兜帶1的連接關係立體圖。
圖2是內芯正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面圖。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由藥袋2、內芯5和兜帶1組成,兜帶1採用寬幅的鬆緊帶,幅寬與藥袋的高度相當,以10-12釐米較合適,其一端與藥袋2縫接固定,另一端設有釘面的尼龍扣布4;藥袋2的開口處設有拉鏈3,內芯5可由此裝入袋內,內芯5是四周縫合封口的布袋,內裝藥物6,袋內藥物被橫向縫線51均勻分割,避免藥物集積在袋底部。內芯內側採用透氣棉布52,外側可採用不易透氣且保暖的金屬棉53,使藥力向人體滲透,而儘量減少其向外界揮發,金屬棉的保暖作用有利胃腸等疾病的治療。藥袋2的內側可採用透氣棉布,外側可採用粗紡的尼龍針織面料,使兜帶的釘面尼龍扣布4能與袋面的任命部位扣接,因而腰圍調節幅度大。
權利要求1.腹療袋、由藥袋、兜帶和內芯組成,其特徵是藥袋開口處裝有拉鏈,兜帶是一端與藥袋固定連接,另一端裝有尼龍扣布的鬆緊帶,通過尼龍扣布可與藥袋扣接;內芯是裝有藥物的封口布袋,布袋縫有多道橫向縫線,將袋內藥物均勻分割成多個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腹療袋,其特徵是藥袋貼身的內側採用透氣棉布,外側採用粗紡針織尼龍布面料,通過該面料直接與兜帶的釘面尼龍扣布相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治療腹腔內臟疾病的腹療袋,由藥袋兜帶和內芯組成,藥袋開口處裝有拉鏈,兜帶是一端與藥袋縫接,另一端裝有尼龍扣布的鬆緊帶,通過尼龍扣布與藥袋扣接,內芯是裝有藥物的封口布袋,藥物被橫向縫線分割成多個區域,避免藥物向袋底集積。本腹療袋使用方便、舒適,鬆緊可隨意調節,內芯可更換。
文檔編號A61M37/00GK2193172SQ9424180
公開日1995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7日
發明者朱陽春, 朱慶豹, 薛恆記 申請人:朱陽春, 朱慶豹, 薛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