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改性透明質酸的高分子脂質體及其製備方法
2023-07-05 19:37:26 1
基於改性透明質酸的高分子脂質體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基於改性透明質酸的高分子脂質體及其製備方法,高分子脂質體粒徑在80~150nm,Zeta電位為-36~-40mV。將硬脂酸改性透明質酸溶於二氯甲烷中,形成油相;將油相在100~250w功率範圍下進行超聲,加入去離子水,然後用超聲波發生器進行超聲分散,形成均勻的乳液分散體系;將上述乳液在25~50℃下於旋轉蒸發儀上以20~100r/min的旋轉速度進行旋蒸,當有機溶劑完全揮發後即得到高分子脂質體。製備的這種高分子脂質體粒徑小於150nm,其粒徑均勻,分散性好;可以在血液中自由運行,因而可降低正電性造成的細胞毒性。整個製備過程簡單快捷,製備周期短,產率高,適合大批量生產。
【專利說明】基於改性透明質酸的高分子脂質體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改性透明質酸的高分子脂質體及其製備方法;屬於藥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脂質體是由磷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具有雙分子層的直徑在幾十納米至數微米之間的球狀粒子。1965年Bangham等發現脂質體,20世紀70年代首先將脂質體作為藥物載體應用。其雙分子層結構能有效地包裹親水、親脂及大分子藥物,可作為難溶性藥物的載體,增加其局部濃度;藥物被包埋在脂質體中緩慢釋放,在血循環中脂質體藥物要比游離藥物有更長的滯留時間,因而延長了藥物的作用時間,起到長效作用;藥物由於有脂質體包封將提高被包封藥物的穩定性,還能保護定向至某些需治療的靶器官或組織中釋放,使這些靶器官或組織藥物濃度提高,提高了藥物的療效;與此同時,另外一些器官或組織藥物濃度分布很少,避免藥物對這些器官或組織的影響,從而降低了藥物的毒性。
[0003]特別是在經皮給藥方面,通過20多年的實驗和臨床觀察已證實了脂質體明顯的促透作用。其經皮吸收的主要優點是避免肝臟首過效應和藥物在胃腸道的降解和恆速給藥、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等。其主要生物學作用包括:1.脂質體可包裹難以透皮的藥物及易受胃腸道破壞的生化高分子藥物,促進其透皮吸收,產生全身治療作用;2.對局部應用的藥物,脂質體不但有良好的促透作用,而且可降低藥物的全身吸收,使藥物集中於病灶局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3.脂質體的水化磷脂能夠促進乾燥皮膚的水化,使皮膚細膩光滑,對皮膚具有保護、美容作用;4.脂質體的成分一般為體內固有的成分,無毒,可被生物降解,對皮膚無刺激作用,等。由於脂質體具有獨特的作用特點,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0004]然而傳統脂質體通常由磷脂小分子組成,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構成脂質體膜的天然卵磷脂易水解,理化穩定性差,難以長期儲存,同時包封藥物容易洩漏,易造成突釋?』另外,傳統脂質體還有官能團少、不易進行表面修飾、功能單一等缺點。近期高分子脂質體的出現,有效解決了傳統脂質體一些缺點,但是對目前存在的大多數高分子脂質體因材料自身問題往往具有更高的細胞毒性和較差的生物相容性。近年來,開發無毒新型材料高分子脂質體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
[0005]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 HA)又稱糖醒酸、玻尿酸,基本結構由兩個雙糖單位D-葡萄糖醛酸及N-乙醯葡糖胺組成的大型多糖類。193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眼科教授Meyer等首先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出該物質。透明質酸以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和理化性質在機體內顯示出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廣泛分布在人體軟結締組織細胞外基質(ECM)中的主要蛋白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無免疫原性,可食用以及靜脈注射,對人體無毒害。
【發明內容】
[0006]鑑於目前傳統脂質體以及一些高分子脂質體存在的缺陷,為了使脂質體更好的應用於藥物載體,本發明提供一種既有小分子脂質體生物相容性好,細胞毒性小的優點,又具有作為高分子脂質體穩定性好、可長期儲存,具有多種可表面修飾功能化基團的新型高分子脂質體及其製備方法。
[0007]硬脂酸,即十八烷酸,分子式C18H36O2,工業上由油脂水解生產。硬脂酸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脂肪酸,通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於動物脂肪、油以及一些植物油中,這些油經水解即得硬脂酸。幾乎所有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硬脂酸,在動物脂肪中的含量較高,是一種無毒的疏水性小分子。
[0008]本發明將硬脂酸和透明質酸以共價鍵連接成為雙親性高分子後,可製備一種高分子脂質體,這種高分子脂質體具有操作簡便、適用性強、成本低的優點,並且粒徑分布更為均勻,穩定性好,易於長期保存。由於透明質酸側鏈含有大量的羧基和羥基,容易進行多功能修飾。這種高分子脂質體可同時或分別包載水溶性、油溶性和雙親性物質,包括藥物、基因、磁性顆粒和量子點等,並且在高分子脂質體表面可連接多種功能基團。
[0009]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10]本發明的基於改性透明質酸的高分子脂質體,是透明質酸與硬脂酸反應,形成硬脂酸改性透明質酸,結構式如下:
[0011]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改性透明質酸的高分子脂質體,其特徵是重均分子量為10000-50000透明質酸與硬脂酸反應,形成硬脂酸改性透明質酸,結構式如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脂質體,其特徵是硬脂酸改性透明質酸製備步驟如下: a.將原料質量份數配比為,透明質酸:硬脂酸=(1:5)~(5:1)加入到反應器,然後向反應器中加入水和二甲基亞碸質量份數比例為(1:3)~(2:1)的混合溶劑,透明質酸和硬脂酸質量之和與溶劑質量比,即原料:溶劑=(1:8)~(1:50);同時加入催化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醯二亞胺鹽酸鹽(EDC)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其中,硬脂W.: EDC: DMAP=1: (0.2~I): (0.05~0.5);磁力攪拌,室溫下反應3~12小時; b.反應結束後,將產物放入8000-14000的透析袋中透析3~10天,凍幹後即得硬脂酸改性透明質酸。
3.權利要求1的高分子脂質體製備方法,採用反相蒸發法,其特徵是製備步驟如下: a.將硬脂酸改性透明質酸溶於二氯甲烷中,形成油相; b.將油相在100~250w功率範圍下進行超聲,加入去離子水,然後用超聲波發生器進行超聲分散,形成均勻的乳液分散體系,其中原料、油相及水相的質量份數配比為原料:二氯甲烷:去離子水=1: (200~1000): (400~2000); c.將上述乳液在25~50°C下於旋轉蒸發儀上以20~100r/min的旋轉速度進行旋蒸,當有機溶劑完全揮發後即得到高分子脂質體。
【文檔編號】A61K47/36GK103505736SQ201310444381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常津, 宋昊, 王生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