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頂棚衝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05:34:4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型材的衝壓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頂棚是汽車的重要部件,其生產質量對汽車的整體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生產製造時,往往是通過模具衝壓而成。
現有的汽車頂棚衝壓裝置通常包括機架、上模、用於驅動上模移動的驅動單元和與上模匹配的下模,所述上模滑動設置在機架上,下模固定在機架上。將待衝壓的工件放在上模和下模之間,調整好位置後,驅動上模運動,使得上模和下模相互衝壓,從而形成需要的汽車頂棚。
然而,現有的汽車頂棚衝壓裝置在衝壓後,往往會產生很多的碎屑。如果採用連續衝壓的生產線,碎屑則極易影響後續的衝壓操作,因此,急需一種汽車頂棚衝壓裝置,在衝壓成型時可有效的去除碎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衝壓成型時可有效的去除碎屑的汽車頂棚衝壓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提供一種汽車頂棚衝壓裝置,包括機架、上模、用於驅動上模移動的驅動單元和與上模匹配的下模,所述上模滑動設置在機架上,下模固定在機架上,還包括排渣單元,所述排渣單元包括第一氣缸、與第一氣缸匹配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機架上設有通孔,所述活塞杆一端穿過通孔固定在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模上,所述下模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第一氣缸的上部設有進氣口,所述第一氣缸的下部設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出氣口對準工件,所述出氣管上設有第一氣缸進入外界的第一單向閥,所述活塞杆和活塞上設有進氣通道,所述進氣通道設有外界進入第一氣缸的第二單向閥。
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在於:驅動單元運動時,帶動上模向下移動,同時,活塞杆下移,壓縮第一氣缸,將第一氣缸內的氣體壓縮,並從出氣管中排出,將工件上衝壓出的碎渣衝走。驅動單元繼續運動,帶動上模向上移動,同時,活塞杆上移,第一氣缸內的壓強降低,外界的空氣從進氣通道中進入第一氣缸。以此不斷重複,每衝壓一次,則可進行一次吹風,將碎屑吹走。
本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於:本方案無需額外的動力,即可在衝壓的時候進行除屑,操作方便。同時,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的設置,也可自動實現進氣和出氣,操作方便。
方案二: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排渣單元的數量為兩個,且沿著上模對稱設置。相對於單個排渣單元,雙個的覆蓋面更大,除屑效果更好。
方案三: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出氣管為鵝頸管。相對於普通的出氣管,鵝頸管可方便的調整出氣管的出口的位置,操作方便。
方案四: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電機和曲軸,所述曲軸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且曲軸轉動設置在機架上。通過電機來驅動曲軸轉動,進而帶動上模上下移動,操作簡單省力。
方案五:此為方案四的優選,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相對於普通電機,伺服電機可方便的正反轉,且可控性更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汽車頂棚衝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0、上模21、下模22、曲軸30、活塞杆41、第一氣缸44、進氣口43、進氣通道44、出氣管45。
實施例汽車頂棚衝壓裝置基本如附圖1所示:
汽車頂棚衝壓裝置,從上至下分別為驅動單元、上模21、下模22、第一氣缸44、第二氣缸和機架10。驅動單元包括電機和曲軸30,曲軸30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且曲軸30轉動設置在機架10上。通過電機來驅動曲軸30轉動,進而帶動上模21上下移動,操作簡單省力。電機採用伺服電機,相對於普通電機,伺服電機可方便的正反轉,且可控性更強。
上模21和下模22相互匹配,上模21安裝在滑塊上,可在機架10上上、下移動。當然,還設有驅動上模21移動的動力裝備,由於是現有技術,則省略不再敖述。下模22焊接在機架10上。機架10上設有通孔,活塞杆41一端穿過通孔固定在活塞上,另一端焊接在上模21上。第一氣缸44的上部設有進氣口43,第一氣缸44的下部設有出氣管45,出氣管45的出氣口對準工件,出氣管45上設有第一氣缸44進入外界的第一單向閥,活塞杆41和活塞上設有進氣通道44,進氣通道44設有外界進入第一氣缸44的第二單向閥。
第一氣缸44、與第一氣缸44匹配的活塞和活塞杆41組合成為排渣單元,排渣單元的數量為兩個,且沿著上模21對稱設置。排渣單元的數量越多,覆蓋的範圍越廣,效果更好。為了方便出氣管45的位置,將出氣管45採用鵝頸管制成。
具體操作中,驅動單元運動時,帶動上模21向下移動,同時,活塞杆41下移,壓縮第一氣缸44,將第一氣缸44內的氣體壓縮,並從出氣管45中排出,將工件上衝壓出的碎渣衝走。驅動單元繼續運動,帶動上模21向上移動,同時,活塞杆41上移,第一氣缸44內的壓強降低,外界的空氣從進氣通道44中進入第一氣缸44。以此不斷重複,每衝壓一次,則可進行一次吹風,將碎屑吹走。
與傳統的汽車頂棚衝壓裝置相比,本方案無需額外的動力,即可在衝壓的時候進行除屑,操作方便。同時,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的設置,也可自動實現進氣和出氣,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範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