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特產有什麼,除美食以外
2023-07-06 05:26:12 2
阿昌族特產除美食外就要數銀飾了,阿昌族銀佩飾都是由阿昌族民間銀匠手工製作而成,其款式多種多樣,工藝複雜,精巧細緻。不僅是男女服裝的佩飾物,而且往往還是財富和光明的象徵。一起到阿昌族文化中了解下吧。
阿昌族銀飾
隴川縣戶撒鄉阿昌族銀匠製作的銀飾遠近聞名。阿昌族號稱「能工巧匠」,以打鐵著稱,打制的戶撒刀聞名中外,同時善於製作銀器,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有的全家是銀匠,有的三代同爐打制銀首飾。
阿昌族喜戴銀飾,男女皆然。銀飾不僅是男女服裝的佩飾物,而且往往還是財富和光明的象徵。民間還認為用銀子做飾物佩戴,可以消災避邪,使人吉祥平安。
阿昌族銀佩飾種類豐富,主要有銀插針、銀耳環、銀項鍊、銀手鐲、銀戒指、銀紐扣、銀衣鏈、銀腰鏈、銀泡花、銀花飾以及銀飾「掛膀」等30多個品種。各種銀佩飾都是由阿昌族民間銀匠手工製作而成,其款式多種多樣,工藝複雜,精巧細緻。歷來深受各少數民族的歡迎。
銀插針
又稱「戳頭棍」,用白銀製作而成,一頭尖細,一端扁粗有孔。有孔的一端墜飾有玻璃彩珠穗和用各色毛絨線做成的花飾。銀插針原用於梳理和固定頭髮,作髮簪之用。
銀耳環
又稱「銀耳圈」、「銀耳鐲」,是成年女子喜歡戴的佩飾之一。製作銀耳環時,先將銀塊熔化開,根據所需規格,碾壓成圓銀條,再把銀條的一端壓圍成直徑約2釐米的螺旋圓形圖案,另一端折成鉤扣狀,用來與另一端固定。然後,把整股銀條製作成圈狀。
銀項鍊
也稱「銀脖鏈」,是阿昌族婦女的項飾。根據鏈扣不同形狀分為扁鏈、扣鏈、龍骨鏈、黃鱔骨鏈等。鏈子上墜有柳葉、石灰盒、挖耳勺、戳頭棍、針筒、銀幣等銀飾物。這些飾物上還壓刻有各種花紋圖案。
銀手鐲
也稱「銀鐲頭」。種類有「泡花鐲頭」、「扁鐲頭」、「長鐲頭」、「筷子鐲頭」、「六方鐲頭」、「四方鐲頭」等。泡花鐲頭為空心扁圓形,有大泡花和小泡花之分,寬度在2至5釐米之間,表面上有幾何紋、花卉、植物等壓花圖案。一端開口,以便戴飾,這種手鐲是阿昌族婦女盛裝時的必戴首飾。
掛膀
銀飾「掛膀」是梁河阿昌族婦女的一種坎肩式小罩衣,多用黑綢或黑棉布做成,前後邊沿鑲釘銀泡,對襟,釘銀牌扣。銀牌扣一般長7釐米,寬4.5釐米,上刻有各種花紋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