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熱點:議論文素材【推薦】
2023-07-05 21:23:28
高考將至,小編整理了一些議論文的素材,希望對你有幫助。祝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斑馬的斑紋】
在非洲大陸,動物一旦被舌蠅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科學家研究後發現,舌蠅的視覺很特別,一般只會被顏色一致的大塊面積所吸引,舌蠅從不叮斑馬就因為斑馬一身黑白相同的斑紋。然而,斑馬身上色彩對比強烈的斑紋,卻使它很容易受到獅子之類的捕食性動物的攻擊。這就意味著,在進化過程中斑馬的選擇使它冒有更多被獅子吃掉的風險,當然它也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擾。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選擇,這便是人生。
【抉擇】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
於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他答道:「我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遊。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被洪水衝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轉彎】
他是個農民,但他從小便樹立了當作家的理想。為此,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著。他堅持每天寫作500字,一篇文章完成後,他修改了又修改,然後滿懷希望地寄往遠方的報紙雜誌。可是,多年努力,他從沒有隻字片言變成鉛字,甚至連一封退稿信也沒有收到過。
29歲那年,他總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來一直堅持投稿的刊物的總編寄來的,總編寫道:「……看得出,你是一個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你的知識面過於狹窄,生活經歷也顯得相對蒼白。但我從你多年的來稿中發現,你的鋼筆字越來越出色……」
他的名字叫張文舉,現在是有名的硬筆書法家。記者們去採訪他,提得最多的問題是:「您認為一個人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張文舉答:「一個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氣很重要,毅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捨棄,更懂得轉彎!」
(摘自5月16日《深圳商報》作者蔡成)
【一隻蜘蛛的愛情】
從前有一隻蜘蛛,在佛寺的橫梁上,長期受檀香感化,有了靈性。一千年後,佛祖來到寺廟,問蜘蛛:「世間最珍貴的是什麼?」蜘蛛回答說:「已經失去的和尚未得到的。」就這樣,以後每隔一千年,佛祖都會來問一次,而得到的總是相同的答案。三千年後,佛祖讓蜘蛛變成了絕世佳人,投胎轉世,名叫蛛兒。18年後,蛛兒因未得到她仰慕的王子(當初佛寺上空的鷹)大而要自殺的時候,佛祖再次出現,告訴她二王子(當年寺前仰慕她的小草)還是如何愛她。蛛兒頓悟了:放棄虛幻,才能得到真實的幸福。
【愛情的力量】
英國19世紀著名女詩人伊莉莎白.巴蕾特,在少年時代就有詩才,13歲時就出版了四卷詠希臘馬拉松戰役的史詩。15歲騎馬不慎摔斷了椎骨,從此癱瘓在床。她在病榻上以頑強的意志仍然堅持詩歌創作,寫成了很有影響的《孩子們的哭聲》。
比她小六歲的青年詩人白朗寧,欽佩女詩人的人品和才華,他們彼此之間結成深厚的友誼。在相處四年之後,白朗寧深深地愛上這位癱瘓的女詩人,熱烈而堅定地向她表白自己的心跡。巴蕾特自知是殘疾人,認為對方只是一種同情,便斷然拒絕了對方的求愛。
白朗寧對巴蕾特的愛是堅定不移的,兩人通信更為頻繁。雙方都感到,誰也少不了誰。在愛情力量的鼓舞下,奇蹟發生了,巴蕾特竟然逐漸好起來。不久居然能離開臥身二十多年的病榻,下樓走動了。當白朗寧第三次向她求婚時,她欣然接受。
他倆結婚後,生活非常幸福。
燕妮與馬克思風雨同舟
燕妮出身於名門貴族,聰慧漂亮,才華出眾。她不顧家庭的反對,熱戀著出身於普通律師家庭的馬克思。
1843年6月,當馬克思被德國反動政府迫害,準備流亡國外的最困難的時候,她毅然放棄豪華、舒適的家庭,同馬克思結婚。婚後,隨著馬克思顛沛流離,生活極端困難,有時甚至交不起房租,他們最小的一個男孩也因病餓而死。但她從沒有動搖過對馬克思的堅貞愛情。她經常自豪地說:「我很幸福,因為馬克思在身邊,他是我生命的支柱!」
【藏之名山,傳之後人】
年輕時的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受型之後,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18年,終於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