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製冷節能中央空調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11:16:36 4
專利名稱:積雪製冷節能中央空調的製作方法
積雪製冷節能中央空調所屬領域該發明的作用是可以為溫帶地區大面積的商用,居住等環境提供廉價的夏季製冷 的方式。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夏季大型製冷的中央空調分為壓縮機類和地熱能提取類。兩著製冷都 有電能消耗。而我發明的中央空調系統,製冷所需要的冷氣來源為冬季自然條件產生的冰 的儲存,只需通風設備把冷氣循環到需要的地方就可以了,製冷無耗能。另外本技術還可以 解決部分地區冬季積雪的處理問題,可以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發明內容
主要由儲水池主體部分(能量儲備部分),池內熱交換管網(6)部分和管網通風系 統三部分組成。
1.儲水池主體部分的四壁和地面隔水層(1),都採用兩層普通磚夾一層空心隔溫 磚方法,以達到與土壤溫度隔離。儲水池頂蓋隔溫層⑵採用鋼骨加混凝土,上加土層,不 影響地表綠化等用途,留有儲水池通風口若干個(3)。2.池內熱交換管網部分包括熱能交換管網,排水管道(7),管網與送風機連接管 道(5)這幾部分組成。3.通風系統由送風機(4),室內通風管道組成。原理及構成根據所需求的製冷範圍而建造一個相應容積的地下室型的地下儲水 池,冬季向內分數次蓄水,結合積雪的灌入(也可直接添加進冰塊),既可以加速冰的形成 也可以解決冬季積雪無處處理的問題。如製冷條件不夠可以採用通風管道系統將冷空氣回 引入儲水池,加速完成結冰過程。並採用插進水槽的金屬管道在地表的部分進行暴露,加快 熱傳導,使儲水池內水溫的加速降溫。等天氣變化溫度開始回升時,封閉隔溫層將凍好的冰 塊與外界環境隔離開。以便可以把冰儲存到夏季。到了夏季需要製冷的時候,把室內熱空 氣通過通風管道設備引入水槽下面冷卻管道冷卻後循環回室內.以達到中央空調的降溫 效果。技術要點1由於考慮到熱空氣與冰塊能進行更好的熱交換,所以設計進行熱交換的管網在 水槽底部附近。2在管網周圍建立支撐冰塊重量的凸起支撐物,以避免夏季下層冰塊先融化後上 層冰塊重量對管道的壓力,導致管道損壞。3考慮到熱交換過程中會有空氣中的水份在熱能交換管網中凝結成水,所以熱能 交換管網設計有通往儲水池外的排除積水的排水管道(7)。4如果配合現在的地熱提取類中央空調一起使用,可以為冬季取暖也提供一定的 能量節約。
所能達到的效果根據計算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設定冰體積為1立方米,冰塊溫度設定為-10攝氏度(大多數溫帶地區冬天都可 以低於這個溫度)融化後到10攝氏度的水能吸收的熱量來計算。根據已知的比熱係數,冰為2. 1,水為4.2,空氣為1.40,冰的密度為0.9*10~3千克 /米~3,空氣的密度為0. 001293X10~3千克/米~3冰化水部分釋放熱量為Q = cm A t= 2.1* (0. 9*1000) * (-10-0)= -18900 焦耳水升溫到10度釋放熱量為= 4. 2*900* (0-10)= -37800共需要吸收18900+37800 = 56700 焦耳設定需要製冷的環境為30攝氏度降溫到20攝氏度,每天降溫一次.一立方米冰可以製冷的空氣體積為56700 = 1. 4*X* (30-20)X = 56700/14X = 4050KG4050KG/(0. 001293*10"3)= 3132. 25 立方米夏天按照100天需要製冷計算。3132. 25/100 = 31. 32 立方米也就是說在平均30攝氏度的天氣裡,每儲存一立方米的冰可以為31. 32立方米的 環境降低到20攝氏度,提供一夏天的製冷所需,而消耗的能量只有通風設備的風扇所消耗 的很小一部分能量。無任何環境汙染,節約大量電能。該技術特點是,溫差越大的地區,效 果越好。
附圖為積雪製冷節能中央空調系統的原理結構圖。
權利要求
積雪製冷節能中央空調,由儲水池主體部分(即能量儲備部分),池內熱交換管網部分和管網通風系統三部分組成。其技術特徵為利用自然環境溫度差異,通過水在冬季的自然冷卻或結合積雪混合成冰進行能量的儲備。等夏天環境溫度變暖後,將能量釋放。利用儲備在介質(水和冰)內的能量與環境進行能量交換,以達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全文摘要
積雪製冷節能中央空調是一種利用環境溫差進行能量儲備的製冷方式。通過冬冰夏用的方式,利用冰雪的儲存實現能量的轉移。本系統由儲水池(1),池內熱交換管網(6),管網通風系統三部分組成(4)。由於製冰由冬季天氣自然條件完成,所以無須任何電能,製冷也就無須能量,可以達到節能的作用。適合四季溫差較大的地區。溫差越大,效果越好。除製冷外,由於需要填入積雪加速降溫,所以還有一定的積雪處理的功能,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F24F5/00GK101825316SQ200910010570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5日
發明者劉海 申請人: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