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製吸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15:49:0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吸油器,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銅製吸油器。
背景技術:
公告號CN 204877822 U、公告日2015年12月16日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精確計量的手動吸油器,包括筒體,設置在筒體內部的活塞與活塞杆以及筒體外部的軟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為透明狀,在所述筒體表面設有刻度線,所述軟管的一端設有吸油埠,所述軟管另一端設有套筒,在所述筒體的頂端設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 與所述套筒旋合相連,在所述筒體的尾端設有拉環,所述拉環與筒體內部的活塞杆相連。採用上述結構,雖然能夠精確知曉每次的吸油量,但是每次吸油完成後,還要通過進油管道排出去,因為進油管道與出油管道是一根管子,只有先進油,後出油,耗時長。
因此,需要一種的吸油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銅製吸油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設置第二出口,可以實現邊進油,一邊排油,更加節省時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銅製吸油器,其特徵是,所述吸油器包括銅質筒體、以及設置在筒體 內部的活塞與活塞杆,筒體上、下端分別設有上蓋、下蓋,下蓋上設有油口,油口上設置第一軟管;上蓋上設有兩個出口,第一出口設置在上蓋頂部,第二出口設置在上蓋的側壁上,第二出口上連接有第二軟管;活塞杆穿過第一出口外並連接把手。
優選的,所述銅質筒體的兩端的直徑大於銅質筒體中部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把手為0形件或T形件,把手與活塞杆螺紋連接或焊接連接。
優選的,所述把手與活塞杆為整體結構。
優選的,所述銅質筒體與上蓋、下蓋之間的安裝均構成過盈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為:
第一,採用銅質筒體,克服了塑料筒體容易老化的問題,使用壽命更長,且克服了塑料與油液長期接觸,相似溶,容易汙染油液的問題。
第二,上蓋上設有兩個出口,第一出口設置在上蓋頂部,第二出口設置在上蓋的側壁上,第二出口上連接有第二軟管。第二出口作為出油口,下蓋上的油口為進油口,可以實現一邊進油、一邊出油,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銅製吸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上蓋1、活塞杆 2、下蓋3、筒體4、油口5、第二出口6、第一軟管7、第二軟管8、把手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銅製吸油器,包括銅質筒體4、以及設置在筒體4 內部的活塞與活塞杆 2 。
筒體4上、下端分別設有上蓋1、下蓋3。
下蓋3上設有油口5,油口5上設置第一軟管7。
上蓋1上設有兩個出口,第一出口設置在上蓋1頂部,第二出口6設置在上蓋1的側壁上,第二出口6上連接有第二軟管8;活塞杆2穿過第一出口外並連接把手9。
銅質筒體4的兩端的直徑大於銅質筒體4中部的直徑。
把手9為0形件或T形件,把手9與活塞杆2螺紋連接或焊接連接。
把手9與活塞杆2為整體結構。
銅質筒體4與上蓋1、下蓋3之間的安裝均構成過盈配合。
本實用新型採用銅質筒體,克服了塑料筒體容易老化的問題,使用壽命更長,且克服了塑料與油液長期接觸,相似溶,容易汙染油液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上蓋上設有兩個出口,第一出口設置在上蓋頂部,第二出口設置在上蓋的側壁上,第二出口上連接有第二軟管。第二出口作為出油口,下蓋上的油口為進油口,可以實現一邊進油、一邊出油,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