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

2023-07-27 04:01:10

  金舸導演的《百年情書》便是根據林覺民寫給妻子的絕筆書改編的獻禮廣州起義100周年的作品,林覺民與意映之間的愛情故事。

  關於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一:

  《百年情書》裡的女二號,與陳意映完全不同性格的女子,陳代表著傳統女性的隱忍,方就是新女性的熱血。

  方君瑛(1884年—1923年),字潤如,福建侯官縣人,是中國同盟會的會員,曾留學日本和法國,早期同盟會活動中負責組織刺殺行動,還是暗殺組組長(電影裡有演到,巾幗不讓鬚眉啊)。家中的兄弟姐妹一共11人,其中兄弟4人,姐妹7人,她排行第二。家族同輩中有6人都加入了中國同盟會,被稱為「舉族赴義」,七弟方聲洞(影片中的眼睛帥哥)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妹妹方君璧是早期旅法畫家。

  辛亥革命後從事過教育事業,後帶著妹妹君璧,她的寡嫂曾醒帶著兒子方賢叔以及弟弟仲鳴到法國巴黎附近的蒙得爾城留學,後來又另一個妹妹君琦也去了法國。1921年,她在法國波多多大學修完數學課程,獲得碩士學位,是中國女留學生在法獲得碩士學位的第一人,1921年回國。

  不幸的是回國前她在法國遭車禍,腦受震蕩,精神變得不很正常。回國後加上對社會現實、國家前途的憂慮,使得她時而憤慨,時而消沉。終於在1922年6月12日吞服大量嗎啡自殺,經搶救無效於14日逝世。

  她在遺書中寫道:「為國事累卵,民苦倒懸,而同志洩沓弗振,社會尤腐敗之極,自恨不能力濟,只有死耳。」

  不過對於廣大網民來說,方君瑛早年事跡再了得,也不敵一句「汪精衛地下情人」來的惹人眼球。這個故事網上流傳甚廣,不想累述,不過總覺得按著兩個人的性格,外加陳璧君其人,有些捕風捉影的感覺。

  關於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二: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看著這個從一開始很平淡,到最後幾十分鐘的時候高潮勇氣的影片,我居然在最後熱淚盈眶。不僅僅是林覺民的愛情,那一封《與妻書》,更是感觸於那個年代,亂世,人們對於革命,對於時代的一種覺醒,那個年代,覺醒的人不管怎樣,革命必須流血,革命就得有犧牲,感嘆與那些人對於新時代的信念。

  想我現代之人,沉迷於物質,更甚至於奢侈淫亂,價值觀在哪裡?生命的意義在哪裡?人生的方向在哪裡?即使現在的我也是出於迷茫的狀態,現在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但是心的堅強是需要的,物慾橫流的時代,我想我能做的一定是那些美好的事,可以給自己帶來新的希望,新的力量,新的成長。想著未來的自己可以為中華之崛起繼續做些什麼,可惜我不是周總理,我們不是在亂世,更不可想像那些暴力的時代,我能做的只是我要努力的成長,努力的是自己強大,雖然這個強大我也不知道具體能事什麼樣子,但是我心中信念,就是我要做個有為青年,為自己,為家庭,為父母,更為那些我心中美好的事情。可惜,我們生活中現在看到的那些黑暗的一面,關於一切的。呵呵,誰知道呢,我不想說什麼,因為不想被河蟹。

  看著這個電影,就突然的想起很多自己心裡的事情,可能無關影片,但是是這個片子讓我想起來的,很是慶幸。自己總會沉靜的,安心的看各種影片,即使是我不喜歡的,可是在看進去後發現很多美好的或者啟迪的,很是欣慰。

  特感人的文章,尤其是那句「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可歌可泣。發自肺腑。

  關於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三: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中學時代便在課堂上所學的一篇課文《與妻書》,大學畢業後聽的三首臺灣流行音樂(齊豫唱的《覺》、童安格唱的《訣別》及李建復唱的《意映卿卿》),再到如今紀念廣州起義一百周年的電影《百年情書》,恍如一段交織時空的愛情撲面而來,情緣魂夢相系……

  音樂:交錯的愛情對話

  「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今夜我的筆沾滿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卻負擔四萬萬個情,鍾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萬萬千千……」聲音寬厚而憑藉著《一千個秋天》、《龍的傳人》等一鳴驚人的李建復,深情款款的從林覺民的角度演繹這份生死之情,既有對於愛妻的苦苦愛戀與不舍,更有對於革命的決心;而童安格創作演唱的《訣別》,則進一步的以林覺民的口吻向愛妻表示那份愛與決心,「烽火淚,滴盡相思意,情緣魂夢相系,方寸心,只願天下情侶,不再有淚如你」——猶記第一次聽到這句「不再有淚如你」時,淚水在不知不覺裡流灑。

  不過,更加喜歡的是齊豫唱的那首《覺(遙寄林覺民)》,「覺:當我看見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剎那即永恆,再多的難捨和捨得,有時候不得不舍」,齊豫的帶有絲絲縷縷憂傷的聲音裡(印象還很深的是她與潘越雲合唱的《回聲》專輯),將意映的憂傷化為縷縷的歌聲,愛與放手,又心有不甘的追問「你的不得不舍和遺棄都是守真情的堅持,我留守著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誰給你選擇的權利,讓你就這樣地離去,誰把我無止境的付出,都化作紙上的一個名字」,可惜,成為了天問!

  電影:穿越百年的愛情

  而金舸導演的《百年情書》便是根據林覺民寫給妻子的絕筆書改編的獻禮廣州起義100周年的作品,林覺民與意映之間的愛情故事,與林覺民被影響而參加革命,成為影片的兩條並行不悖的線索,愛情因為戰爭、動亂、自我犧牲而升華,而犧牲又為愛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夢裡遙望,依然低低切切,無悔無怨。

  王柏傑與蔣夢婕這兩位年輕演員,儘管說電影演繹還略顯生硬,但少男少女之間的那種羞澀的愛與情感被用幾個眼神、幾句詩詞傳達出來(新婚不久的那段戲,便想起沈復的《浮生六記》中的「閨中記趣」);而在面對革命時,王柏傑則延續了他在《十月圍城》中的演繹方式,固然有著對於生命的不舍(在《百年情書》裡不僅是對父親的不舍還有對於妻子的不舍),但「我的肩卻負擔四萬萬個情,鍾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萬萬千千」呢,這也為他在就義前的慷慨陳詞埋下了伏筆(不過這段戲有點生硬)。

  而李雪健扮演的林覺民的父親,則將慈父的愛,表現的很生動也很真真切切,何況也借鑑了王學圻在《十月圍城》中的表演。這使得影片裡的親情更加動人。

  「結縭十五年,原約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寫此信,我尚為世間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陰曹一鬼,死生契闊,一復何言……」也想起譚嗣同就義前的這封寫給愛妻的信。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