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2:04:26 1
專利名稱: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
背景技術:
電動車簡而言之就是以電力為驅動,以電力為能源的車子。電動車按類型分可分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摩託車,電動汽車,電動三輪車,燃油助力兩用電動車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動車因其方便環保越來越得到現代人的青睞。電動車行業在中國崛起僅僅幾年時間,在這短短的幾年內,電動車行業由無到有,由零星分布到大範圍普及,取得了高速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地域性,一方面表現在生產,一方面表現在消費領域,而且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國電動車行業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群,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整個產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2004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已有1000多家生產廠,年產量達675萬輛。2005年,中國的電動車年產量達960萬輛,市場保有量在1500萬輛以上。2006年國內電動車產量達到近2000萬輛,比上年增幅60%以上。2010年,中國輕型電動車的產銷量將可能達到3000萬輛,出口量將可能達500萬-600萬輛,實現工業產值700億元,包括上下遊帶動產值的產業總體規模,將達1300億元。市面上一般的鞍座,技術粗糙,結構簡單,人性化設計不合理,不能有效減少駕駛中所產生的疲勞感,不符合市場日益進步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它結構簡單巧妙,符合人性化設計,在駕駛過程中鞍座皮質面能產生振動按摩動作,安全性好,按摩振動力度適中,可有效減少因駕駛電動車時間過長而產生的疲勞感。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包括鞍座,所述鞍座內設置有一個振動組件。所述鞍座包括皮質鞍座面、高密度冷發海綿層以及PP底板;所述振動組件安裝於高密度冷發海綿層和PP底板之間,所述振動組件包括一塑料殼體,殼體內安裝有一個馬達,所述馬達連接電源,所述馬達轉軸上設有一偏心振動塊。所述振動組件的塑料殼體粘附在PP底板上,由絕緣材料固定。本實用新型將該振動組件在鞍座PP底板適當位置定位,利用馬達帶動偏心塊振動而使鞍座皮質面產生振動按摩動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巧妙,符合人性化設計,在駕駛過程中鞍座皮質面能產生振動按摩動作,安全性好,按摩振動力度適中,可有效減少因駕駛電動車時間過長而產生的疲勞感。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包括鞍座1,所述鞍座內設置有一個振動組件2。所述鞍座包括皮質鞍座面、高密度冷發海綿層以及PP底板;所述振動組件安裝於高密度冷發海綿層和PP底板之間,所述振動組件包括一塑料殼體3,殼體內安裝有一個馬達4,所述馬達連接電源5,所述馬達轉軸上設有一偏心振動塊6。所述振動組件的塑料殼體粘附在PP底板上,由絕緣材料固定。本實用新型將該振動組件在鞍座PP底板適當位置定位,利用馬達帶動偏心塊振動而使鞍座皮質面產生振動按摩動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巧妙,符合人性化設計,在駕駛過程中鞍座皮質面能產生振動按摩動作,安全性好,按摩振動力度適中,可有效減少因駕駛電動車時間過長而產生的疲勞感。最後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鞍座,所述鞍座內設置有一個振動組件。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鞍座包括皮質鞍座面、高密度冷發海綿層以及PP底板;所述振動組件安裝於高密度冷發海綿層和PP底板之間,所 述振動組件包括一塑料殼體,殼體內安裝有一個馬達,所述馬達連接電源,所述馬達轉軸上設有一偏心振動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振動組件的塑料殼體粘附在PP底板上,由絕緣材料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車按摩鞍座結構,包括鞍座,所述鞍座內設置有一個振動組件。所述鞍座包括皮質鞍座面、高密度冷發海綿層以及PP底板;所述振動組件安裝於高密度冷發海綿層和PP底板之間,所述振動組件包括一塑料殼體,殼體內安裝有一個馬達,所述馬達連接電源,所述馬達轉軸上設有一偏心振動塊。所述振動組件的塑料殼體粘附在PP底板上,由絕緣材料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巧妙,符合人性化設計,在駕駛過程中鞍座皮質面能產生振動按摩動作,安全性好,按摩振動力度適中,可有效減少因駕駛電動車時間過長而產生的疲勞感。
文檔編號B62J1/00GK202783516SQ20122045915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朱仁華 申請人:朱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