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其身正其心而後知天下(欲修其身先養其心)
2023-07-26 21:59:38
1
修其身正其心而後知天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修其身正其心而後知天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修其身正其心而後知天下
明代王陽明《傳習錄》中曰:「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知與充與遏者,志也,天聰明也。聖人只有此,學者當存此。」王陽明這段話的大意是,認識到善念萌發便發展擴充它;認識到惡念萌發就努力遏止它。擴充善念、遏止惡念是心志的體現,也是上天賦予人的聰明才智。聖人擁有這種聰明才智,而學者則當存養這種聰明才智。對善念要知之充之、對惡念要知之遏之,意思就是要知善揚善、知惡抑惡。這是一個人的心志體現和聰明才智。揚善抑惡,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立身處世的重要原則和優良品德。古人云:「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報之以禍。」「為善最樂,天理昭昭報應無差。為惡難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國語》中有句話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句話告訴我們,從善和從惡是截然不同兩條道路的選擇。一個人為善學好就像登山一樣艱難,而作惡學壞就像山崩塌一樣迅速。什麼是善與惡,如何對待善與惡?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理解和態度不同,反映出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同,進而導致價值取向、行為選擇和最終結果的差異。古人云:「善為至寶,一生享用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無數事實表明,善惡源自內心,在於一念之間。一念之善,是一切美好的開始;一念之惡,是一切災禍的源頭。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欲修其身,先養其心。我們為人處世,應當注重修心養性,始終堅持明辨是非、知善揚善、知惡抑惡,努力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