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前三個月的寶寶喜歡豎抱(為啥2-3月齡寶寶偏愛豎抱)
2023-07-26 12:42:07 1
護理小寶寶,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個現象——大部分小寶寶都喜歡豎抱,討厭橫抱。2個月開始,每次橫抱,寶寶都會哭哭唧唧,特別鬧騰;一旦把他們豎抱起來,就會停止啼哭。
同樣都是抱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今天就來聊聊「抱娃」的那些事兒。
01、2個月開始,寶寶突然開始偏愛豎抱出生以來,寶寶基本都是橫抱(餵奶、哄睡),表現一直都不錯。但是2個月的時候,他突然不喜歡橫抱了,不管是在床上坐著抱,還是在地上走著抱,都會哭哭唧唧不樂意。
奶奶提醒我要不要豎抱試試?然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寶寶竟然停止了啼哭,而是趴在我肩膀上,使勁兒挺起腦袋、瞪大眼睛、盯著周圍看,好像看到了特別有趣的東西一樣,乖巧又可愛。
從那天開始,寶寶就像中了豎抱的「魔咒」一樣,每天都得豎抱一會兒,除非餵奶,否則再也不肯橫抱了。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橫抱不舒服?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非常焦慮,因為寶寶月齡小,發育還不完善,豎抱可能會傷害他們的脊椎;不豎抱寶寶又不樂意,一直哭哭唧唧很可憐。
要想知道應對辦法,我們必須搞清楚寶寶偏愛豎抱的原因!
02、橫抱哭豎抱乖,為啥2-3月齡寶寶偏愛豎抱?寶寶為什麼偏愛豎抱?原來這是他們變得「聰明」的信號!實在搞不清楚,看看他們眼裡的世界,你就明白了!
剛出生的時候,寶寶是一個大近視,能看到20cm範圍的物體,但是視線非常模糊,根本看不清楚。所以豎抱和橫抱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區別。2-3個月左右,寶寶的視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們不僅能夠分辨顏色,還能聚焦和跟蹤周圍的物體。
這個時候,豎抱和橫抱就發生了顯著的區別——
橫抱時,寶寶只能看到媽媽的雙下巴、大鼻孔,模模糊糊的天花板(距離太遠,看得不是很清楚)或者刺眼的燈光;
豎抱時,寶寶能看到周圍的一切,比如家人、玩具、柜子、花朵……看到的範圍廣,東西多,這對小寶寶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要知道,寶寶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想要探索這個世界,「看」也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豎抱看世界,既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刺激他們的大腦發育,讓他們更聰明。
03、吃完奶以後,豎抱比橫抱更舒服還記得你家娃第一次豎抱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嗎?
我家娃第一次豎抱是出生後的第2天!
寶寶突然吐奶了,我跟老公擔心的不得了,醫生很淡定地給娃擦乾淨奶液,然後抱起來拍拍後背,跟我們說:每次餵完奶都要給寶寶拍嗝。
醫生說寶寶的胃呈水平狀,賁門比較松,奶液很容易回流出來;而且吃奶時還會有空氣進入,加重吐奶的發生,所以喝奶後必須拍嗝,把胃裡的空氣排出來。豎抱拍嗝就是他推薦給我們的方法。
之後餵奶,不管多晚,我都會把寶寶豎抱起來拍一拍,有時候可能沒有嗝,但是簡單的豎抱也會明顯緩解他的不舒服。
可見,吃完奶以後,豎抱確實比橫抱更舒服,既能排出空氣,緩解腸胃不適和吐奶,又能緊貼在媽媽懷裡,密切親子感情。
04、豎抱再好,也不能常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豎抱再好也不能經常抱!
3個月以內的寶寶,頸椎和脊柱發育還不完善,過早過長時間的豎抱,會給寶寶帶來很多傷害,比如導致脊柱發育不正常,引起脊柱和脊椎畸形。
具體應該怎麼抱呢?月齡不同,抱姿不同,注意事項也不一樣。
1】0-1月:多躺少抱
新生兒時期,寶寶脊柱發育不完善。經常豎抱或者豎抱不小心,都可能會傷害頸部或者導致脊柱側彎。所以,這個階段除非特別情況,比如奶後拍嗝,否則儘量不要豎抱。
此時寶寶對睡眠的需求也比較高,每天幾乎都是在睡眠中度過,若想睡眠穩定,質量優秀,最好讓寶寶躺在床上睡覺,而不是媽媽的臂彎裡。
2】2-3個月:可短暫豎抱
2個月左右,雖然寶寶脊柱發育還不完善,但是他們的視力增強,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若能豎抱一會兒,將會很開心,發育也會得到不錯的促進。只是一定要注意時間、時機和姿勢!
奶後拍嗝,想必家長都知道。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把豎抱機會放在腦後呢?既能達到拍嗝的效果,又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探索欲?
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一書裡,作者提出了3種不同的拍嗝方式:豎抱拍嗝、坐立拍嗝、趴臥拍嗝。豎抱拍嗝是最常用的方法。
豎抱時,我們還得注意2個問題:①時間要短,儘量掌控在10分鐘內;②姿勢要對,保護好寶寶的頭頸和腰背(具體參照上述圖片)。
3】4-5個月以後:可以常抱
俗話說「三翻六坐七牙八爬」,大部分寶寶4個已經可以輕鬆翻身了,他們的脊柱發育不錯,不僅能穩穩地將頭抬起來,不再向任何方向倒下去,還能較好的直立起來,媽媽可以經常抱他們出門看看大千世界。
不過,媽媽需要給寶寶足夠的緩衝時間,不要一次性豎抱太久,以免讓寶寶累著,或者形成習慣。等到5個月左右,基本可以隨便抱,不用再糾結時間和抱姿。
叮麻寄語:寶寶是發育中的人,隨著月齡增加,會出現不同的偏好,不管是喜歡豎抱還是其它,都有各自的原因和意義。要想輕鬆帶娃,健康育兒,父母應該明白背後的原因和意義,然後找到適宜的方法來應對。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我是叮麻育兒,家庭教育指導師,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
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
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