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圖中的接地怎麼接(電路設計中三種常用接地方法)
2023-07-16 03:56:43 3


眾所周知,良好的EMC設計離不開優秀的接地,本文由Goandlove 詳細介紹三種常用接地方法。
一、地的分割與匯接
接地是抑制電磁幹擾、提高電子設備EMC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確的接地既能提高產品抑制電磁幹擾的能力,又能減少產品對外的EMI發射。
二、接地的含義
電子設備的「地」通常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大地」(安全地),另一種是「系統基準地」(信號地)。接地就是指在系統與某個電位基準面之間建立低阻的導電通路。「接大地」就是以地球的電位為基準,並以大地作為零電位,把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電路基準點與大地相連接。把接地平面與大地連接,往往是出於以下考慮:
提高設備電路系統工作的穩定性;靜電洩放;為工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三、接地的目的
安全考慮,即保護接地;為信號電壓提供一個穩定的零電位參考點(信號地或系統地);屏蔽接地。四、常見三種接地方法
1. 單點接地
單點接地,顧名思義,就是把電路中所有迴路都接到一個單一的,相同的參考電位點上。
單點接地可以分為「串聯接地」和「並聯接地」兩種方式。串聯單點接地的方式簡單,但是存在共同地線的原因,導致存在公共地線阻抗,如果此時串聯在一起的是功率相差很大的電路,那麼互相干擾就非常嚴重。並聯單點接地的方式可以避免公共地線耦合的因素,但是每部分電路都需要引地線到接地點上,需要的地線就過多,不實用。
所以,在實際應用時,可以採用串聯和並聯混合的單點接地方式。在畫PCB板時,把互相不易幹擾的電路放一層,把互相容易發生幹擾的電路放不同層,再把不同層的地並聯接地。如下圖所示。

單點接地在高頻電路裡面,因為地線長,地線的阻抗是永遠避免不了的因素,所以並不適用,那怎麼辦呢?下面再介紹「多點接地」。
2. 多點接地
當電路工作頻率較高時,想像一下高頻信號在沿著地線傳播時,所到之處影響周邊電路會有多麼嚴重,因此所有電路就要就近接到地上,地線要求最短,多點接地就產生了。多點接地,其目的是為了降低地線的阻抗,在高頻(f 一定的條件下)電路中,要降低阻抗,主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減小地線電阻,二是減小地線感抗。
a.減小地線導體電阻,從電阻與橫截面的關係公式中我們知道,要增加地線導通的橫截面積。但是在高頻環境中,存在一種高頻電流的趨膚效應(也叫集膚效應),高頻電流會在導體表面通過,所以單純增大地線導體的橫截面積往往作用不大。可以考慮在導體表面鍍銀,因為銀的導電性較其他導電物質優秀,故而會降低導體電阻。
b.減小地線的感抗,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大地線的面積。在實際應用時,地線短,地面積大,抗幹擾的效果就會更好。
寫到這裡時,可能有人會問,如何才算是高頻電路? 「通常1MHZ以下算低頻電路,可以採用單點接地,10MHZ以上算高頻電路,可以採用多點接地的方式」,1MHZ和10MHZ時,如果最長地線不超過波長的1/20,可以單點接地,否則多點接地。如圖所示:

3. 混合接地
如圖所示,通過圖來分析。

上圖中的第一種結構,假定工作在低頻電路中,根據容抗Zc = 1/2πfc可知,容抗在低頻環境下很大,而高頻環境下很小。那麼地線在低頻時是斷開的,在受到高頻幹擾時接近導通。如此接法可以有效避開地線環路的幹擾影響。
上圖中的第二種結構,假定工作在高頻電路中,根據感抗Zl = 2πfl可知,感抗在低頻環境下很小,而高頻環境下很大。那麼地線在低頻時是類似導通的,在受到高頻幹擾時是斷開。如此接法可以有效避開地環路電流的影響。
綜述,在實際應用中,電路根據工作環境採用合適的接地方式可以有效避開幹擾信號,達到電路的最優效果,混合接地會是個好選擇!
五、總結
對於接地的一般選取原則如下:
低頻電路(10MHZ),建議採用多點接地;高低頻混合電路,混合接地。運用新型產品 走在時代前沿!
歡迎諮詢!
Tel:0755-82908734
Moblie: 13510869661
E-mail:[email protected]
———— / END / ————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轉發、點讚、收藏哦,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