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插座的智能面板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5:11: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面板領域,特別是一種帶插座的智能面板。
背景技術:
智能面板隨著智能家居的崛起而逐漸普及,其廣泛應用於家庭或辦公場所的智能家居系統中。目前,傳統的家庭或辦公場所進行智能化的改造時,智能面板的安裝往往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傳統布線時往往沒有預留智能面板的安裝空間,智能面板在安裝時存在安裝空間不足,或者安裝位置處的牆面不平整等問題;二是傳統開關布線是單火線布線,智能面板安裝時需要尋找具有零火線布線的接線單位進行取電。另一方面,插座是常見的電氣設備,廣泛安裝於各種場所中。因此,可以設計一種和插座結合的智能面板,解決安裝和取電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插座的智能面板,利用具有零火線布線的插座進行取電,這樣既能保證正常的插座功能,又能增加智能面板的控制功能,而且智能面板與插座面板通過彈簧轉軸連接,能夠很好的解決牆壁不平整、牆壁撞角等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插座的智能面板,包括面板主體和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底座和插座殼體,所述底座通過卡扣固定於插座殼體上,所述面板主體和插座殼體通過轉軸鉸接;所述面板主體上設有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設於面板主體前表面的觸摸按鍵識別單元,以及設於面板主體內的微處理單元和通信接口,所述微處理單元接收觸摸識別單元輸入的按鍵信號,處理並輸出控制信號至通信接口。
進一步的,所述面板主體與插座殼體之間的連接部設有限位件, 且轉軸上設有彈簧,所述面板主體的初始位置位於插座殼體連接底座的一側,與所述插座殼體所在的平面呈夾角β;所述面板主體繞轉軸旋轉角度α後到達第二位置,α>β,此時面板主體位於插座殼體與底座相對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夾角β為20°,旋轉角度α為65°。
進一步的,所述插座的底座內設有AD/DC電源模塊,所述AD/DC電源模塊連接插座的零火線取電,所述控制模塊通過導線連接所述AD/DC電源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面板主體還包括溫溼度傳感單元和顯示單元,所述微處理單元接收溫溼度傳感單元檢測的信號並輸出至顯示單元顯示溫溼度數據。
本實用新型的帶插座的智能面板,在傳統的插座上增加了智能面板主體,通過借用原有插座的零火線布線取電,解決了智能面板的取電問題。同時,智能面板主體和插座殼體通過轉軸活動連接,且連接部設有限位件、在轉軸上設有彈簧,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面板能夠安裝在牆角、門框等空間不足或牆面不平整的位置,且在彈簧的作用下能夠緊貼牆面,安裝靈活方便且外形美觀。
本實用新型的帶插座的智能面板,既能保證正常的插座功能,又能增加智能面板的控制功能,而且能夠很好的解決安裝時牆壁不平整、牆壁撞角等問題,能夠廣泛應用於傳統的家庭或單位的電路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插座的智能面板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實施例的正面視圖。
圖3為圖1實施例中控制模塊的單元結構示意框圖。
圖4為圖1中實施例的一種安裝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插座的智能面板另一個實施例的正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和優點,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限制。
目前,插座是常見的電氣接插設備,安裝廣泛。隨著智能家居的進一步發展,智能面板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但智能面板的安裝需要接零火線,同時,傳統的布線也常常沒有留出足夠的空間來安裝智能面板。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插座的智能面板,以解決智能面板的安裝和取電問題。
參見附圖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帶插座的智能面板包括面板主體1和插座,其中,插座包括插座殼體3和通過卡扣固定於插座殼體3上的底座2。面板主體1上設有控制模塊,包括設於面板主體1前表面的觸摸按鍵識別單元11,以及設於面板主體1內的微處理單元12和通信接口13。微處理單元12接收觸摸識別單元11輸入的按鍵信號,處理並輸出控制信號至通信接口13。為了適應不同的安裝位置,面板主體1和插座殼體3通過轉軸5鉸接,從而使本實施例中的智能面板能夠安裝在牆角、門框等空間不足或牆面不平整的位置。
具體的,作為優選方案,面板主體1和插座殼體3之間的連接部設有限位件,且轉軸5上設有彈簧。面板主體1的初始位置位於插座殼體2連接底座2的一側,與插座殼體3所在的平面呈夾角β.當安裝時,面板主體1可以繞轉軸5旋轉任意角度,以適應不同的牆面。優選的,面板主體1繞轉軸5旋轉角度α(α>β)後到達限位件限 定的第二位置,此時面板主體1位於插座殼體3與底座2相對的一側。
優選的,本實施例中,夾角β為20°,旋轉角度α為65°。
如圖4所示,採用上述設計,本實施例的智能面板在安裝後,在彈簧的作用下能夠緊貼牆面,安裝靈活方便且外形美觀。
為了解決智能面板的取電問題,本實施例中,插座的底座2內設有AD/DC電源模塊6。該AD/DC電源模塊連接插座內的零火線取電,並通過導線7連接面板主體上的控制模塊,以為控制模塊內的各單元供電。採用上述設計,巧妙解決了智能面板的取電難題,方便了智能面板的在傳統電路改造中的安裝取電。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面板主體1內還設有溫溼度傳感單元14,並在觸摸按鍵識別單元11旁邊設有顯示單元15。工作時,微處理單元12接收溫溼度傳感單元14檢測的信號並輸出至顯示單元15顯示溫溼度數據,便於人們查看。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帶插座的智能面板,面板主體和插座的排布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左右分布和上下分布,以適應不同場合的應用。其外觀可以做成多種樣式,以在不影響功能實現的前提下總體上做到美觀、實用。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