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傷口清洗用加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7:44: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傷口清洗用加熱器。
背景技術:
按照國家標準,傷口清洗用衝洗水的溫度應該再一個溫度範圍內。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如果是必須在醫院清洗的傷口,護士會按照國家標準操作,但是實施起來較為麻煩。而一些可以患者自己處理或小診所處理的情況,可能由於患者本身不了解國家規定和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一般都不會按照國家標準來對傷口進行清洗。因此,現在市面上迫切需要一種傷口清洗器來自動進行傷口清洗,便於醫護人員和患者自身使用。由於衝洗水的溫度需要加熱,那麼傷口清洗器應當需要一個加熱器,而液體加熱器是一種常見的產品,比如家庭用的熱水器、飲水機都是其較為常見的表現形式。現在的液體加熱器主要是燃氣加熱和電加熱的。但是燃氣一般適合大裝置加熱的,所以不適合應用在傷口清洗器上。因此,電加熱就作為了一個應用在傷口清洗器上的最優選項,但是現在市面上的電加熱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點:水溫不穩定,經常在過偏冷或者偏熱之間波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傷口清洗用加熱器,具有水溫穩定、適合傷口清洗使用的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一種傷口清洗用加熱器,包括加熱管和可控矽加熱控制器,所述加熱管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皆設有溫度感應器,所述加熱管的出水口還設有電磁閥;所述加熱管內通過支架設有兩根電熱絲,所述電熱絲皆由可控矽加熱器控制啟動,上述溫度感應器將採集的信號發送給可控矽加熱控制器;所述電熱絲皆為波浪形,所述電熱絲為功率為4KW的電熱絲。
進一步地,還包括安裝機構,所述安裝機構包括安裝座和設置在傷口清洗器殼體上的橫向滑槽;所述加熱管包括前層加熱管、中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每層加熱管都為橫向設置的M型構造;所述前層加熱管、中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的前後位置對應,中層加熱管分別與前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通過弧形管道連通;所述安裝座為E字型,E字型的安裝座的橫板分別穿過M型前層、中層和後層加熱管之間的空間,所述E字型安裝座的豎直板上設有滑塊,所述滑塊可卡入上述橫向滑槽內。
具體地,所述安裝座上的加熱管接觸部上還設有減震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實時感應進水、出水溫度差,從而控制電熱絲啟動,確保出水溫度恆定。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 是加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橫向滑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加熱管、2-電熱絲、3-溫度感應器、4-電磁閥、5-安裝座、6-滑塊、7-減震墊,8-橫向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傷口清洗用加熱器,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傷口清洗用加熱器,包括加熱管1和可控矽加熱控制器,所述加熱管包括加熱管進水口和加熱管出水口,所述加熱管出水口設有電磁閥,控制出水。
所述加熱管包括多個U型管,任意相鄰的兩個U型管中,一個U型管的出口和另一個U型管的進口連通,所述加熱管一體成型。
所述加熱管進水口和加熱管出水口還分別設有用於感應水溫的進水口溫度感應器和出水口溫度感應器3。
加熱管中設有兩根電熱絲,皆由可控矽加熱控制器控制啟動。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所述電熱絲2為波浪形電熱絲,即將傳統的卷狀電熱絲拉伸製成。所述加熱管和電熱絲的結構是為了避免電熱絲與加熱管管壁接觸,對加熱管造成損傷。而波浪形電熱絲相對於直線狀的電熱絲可以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
所述進水口溫度感應器和出水口溫度感應器將感應信號傳輸給可控矽加熱控制器,可控矽加熱控制器控制電熱絲加熱以及電磁閥4的啟動。
所述電熱絲的功率為4KW,確保出水口溫度在28℃~38℃之間。
使用時,開始進入清洗液,電磁閥開啟,可控矽加熱控制器接收信號啟動兩根電熱絲加熱,出水口溫度感應器和進水口溫度感應器皆感應到溫度數據並將溫度數據反饋給可控矽加熱控制器,可控矽加熱控制器將兩者數據進行比較,溫差較小,可控矽加熱控制器進行調整控制一根電熱絲啟動加熱;溫差較大,可控矽加熱控制器仍然控制兩個電熱絲進行加熱,確保出水溫度穩定。
本實施例中,在啟動過程中,出水口溫度感應器和進水口溫度感應器是不停的感應到溫度數據,這樣隨時將進水口溫度和出水口溫度進行比較,實時調控,從而確保出水溫度較為恆定。
本實施例中,確保出水口溫度在28℃~38℃之間是為了符合國家對動物咬傷傷口清洗的標準規範。
實施例2
如圖2~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傷口清洗用加熱器是應用在傷口清洗器上的,為了便於加熱器與傷口清洗器殼體的安裝,還包括安裝機構,所述安裝機構包括安裝座5和設置在傷口清洗器殼體上的橫向滑槽8。
所述橫向滑槽的槽口的寬度低於槽底的寬度,所述橫向滑槽通過螺絲等連接件安裝在傷口清洗器殼體上。
本實施例對加熱管的具體構造進行了設計,並且配套設計了用於對加熱管進行支撐的安裝座。
所述加熱管包括三層,分別為前層加熱管、中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所述前層加熱管、中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皆包括通過弧形管連通的開口朝向相同兩根U型管,兩根U型管皆朝向右方,使得每層加熱管都呈現橫向設置的M型。
所述前層加熱管、中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的前後位置對應。前層加熱管、中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中前後位置對應的U型管的開口朝向相同,中層加熱管分別與前層加熱管和後層加熱管通過弧形管道連通。
所述安裝座為E字型,E字型的安裝座的橫板分別穿過M型前層、中層和後層加熱管之間的空間,所述E字型安裝座的豎直板上設有滑塊,所述滑塊6可卡入上述橫向滑槽內,實現安裝座的拆卸,而加熱管的拆卸則更加方便,直接從安裝座上取下即可。
所述安裝座上的加熱管接觸部上還設有減震墊7。
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於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