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三輪車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3:31:51 3
專利名稱:機動三輪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三輪車。
目前人們駕駛的普通四輪機動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衡量都是成熟的,但四輪機動車除了製造複雜、難度大外,也存在著一種目前無法解決的不安全因素,這就是當四輪機動車的前輪轉向到後輪轉向有一個時間差,也就是前輪轉向,後輪不能馬上轉向,這種時間差也影響四輪機動車行駛時穩定。由於這種時間差的存在,所以四機動車行駛中轉向時產生車輛後部擺動,後部擺動幅度是由行駛產生的,與車速有關,車速越高,擺動幅度則越大,這種情況的產生影響了四輪機動車的穩定性。
而當前人們經常使用的機動三輪車同樣存在著不足。傳統的三輪車的前部有一個車輪作為導向輪,後部兩個車輪通過後橋(差動器)作為固定輪。這種機動三輪車結構簡單,製造容易,便於普及。但由於這種傳統的機動三輪車主要是前部導向輪和後部兩個固定輪形成一個前三點式的三角形結構,轉向時產生的側推力大於慣性力,故車輛行駛中轉向時容易造成翻車,這種結構布局上的缺陷一直影響這種機動三輪車的發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得車輛轉彎時更加敏捷、車輛行駛時更加平穩,適於高速行駛的機動三輪車。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在普通的機動車的布局上省去一個後輪,車輛的前輪是前部的兩個導向輪和後部的一個固定輪,三個車輪可以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結構布局。
這種機動三輪車前部的兩個導向輪的安裝連接方法與普通機動四輪車相同,其後部的一個固定輪,由於省去後橋(差動器),後部固定輪的連接方法後部固定輪固定於一個三角形彈性支架的下端部,三角形彈性支架固定於底盤上,三角形彈性支架是由後輪支架、後輪撐杆和彈性支柱鉸接成三角形架。該種機動三輪車的兩個前輪與一個後輪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的結構布局。
由於採用該種結構布局,該機動三輪車的前部以兩個導向輪作為兩個固定支點,故能防止車輛行駛時轉向產生的側推力和慣性,不論向哪個方向轉彎都有一個前輪和其它兩個車輪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布局受力,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翻車。由於車輛後部只有一個車輪,所以當前面兩個導向輪轉向時,後面一個車輪只有一個點,所以不存在轉彎時前後輪的時間差,幾乎消除了車輛後部擺動,這樣就使機動車行駛時更加安全和穩定。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局部剖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後部剖視)。
圖中標號為1-前輪,2-底盤,3-後輪支架,4-後輪撐杆,5-後輪,6-後輪彈性支柱,7-輪轂。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佳實施方案是參見
圖1和圖2,本機動三輪車的兩個前部導向輪1和一個後部固定輪5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的結構布局,其前部導向輪1的連接同常用的四輪機動車。其後輪(5)的安裝連接由於省去後橋(差動器),後輪(5)通過後輪支架3連接於底盤2,後輪彈性支柱6的一端固定在後輪支架3的一側,另一端連接在後輪撐杆4的一端,使後輪支柱6形成彈性支柱。後輪撐杆4的一端安置在後輪支架3的另一側,另一端連接在後輪輪轂7上,這樣的連接使得後輪支架3、後輪撐杆4和彈性支柱6鉸接成一個三角形彈性支架,後輪5則連接於該三角形彈性支架的下端。通過上述結構布局使後輪5固定,由於比一般機動四輪車省去一個後輪,省去後橋及差動減速器,使車輛的重量減輕,並縮小了車輛的轉彎半徑,隨之縮短了轉向時前後輪的時間差,使轉彎更加靈活,由於只有一個後輪,也就減小了車輛轉彎時的後部擺動幅度,使車輛行駛更加穩定。由於車輛前部為兩個導向輪,故有兩個支點,故能防止轉向時側推力和慣性,從而減小了翻車的危險。
權利要求1.一種機動三輪車,由車身和三個車輪組成,其特徵在於三個車輪是兩個前部的導向輪和一個後部固定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三輪車,其特徵在於後部固定輪是固定在一個三角形彈性支架的下端部,三角形彈性支架固定於底盤2上,三角形彈性支架是由後輪支架3、後輪撐杆4和彈性支柱6鉸接成三角形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動三輪車,其特徵在於其兩個前部導向輪和一個後部固定輪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結構布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的機動三輪車,該新型機動三輪車有兩個前部導向輪和一個後部固定輪。三個車輪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布局,使得車輛重量減輕,車輛轉彎更加靈活,並減小了車輛轉彎時的後部擺動,使車輛行駛更加平衡,並使車輛轉向時減少側推力和慣性,減少了翻車的可能性,適合於各種機動車輛採用。
文檔編號B62D61/06GK2097139SQ9021563
公開日1992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1990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1990年12月31日
發明者徐為鈞 申請人:徐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