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哪裡開幕式(為什麼是音樂家開幕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2023-07-15 12:21:04 1
每經編輯:杜毅
4月3日下午,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公布了入圍本屆「天壇獎」的15部影片名單,其中,中國和哈薩克斯坦聯合出品的影片《音樂家》成功入圍。不僅如此,《音樂家》還被選為本屆北影節作為開幕式影片。4月4日,作為本屆北影節深度合作媒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音樂家》放映的同時,主創團隊也將與影迷見面。
傳記電影《音樂家》入圍「天壇獎」
《音樂家》講述的是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在蘇德戰爭期間,流離失所,在得到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救助後,以音樂創作激勵中哈人民抗擊法西斯的故事。
這部影片由胡軍、袁泉、阿魯贊·加佐別可娃和貝裡克·艾特佔諾夫等中哈兩國知名優秀演員共同出演。胡軍和袁泉作為實力派演員,在電影、電視、話劇行業均有涉獵,演技精湛,作品豐富。
尤其是出生在音樂世家的胡軍,從小跟著父親學習音樂知識,因此對冼星海的音樂作品十分熟悉。在片中,他飾演冼星海。而阿魯贊·加佐別可娃與貝裡克·艾特佔諾夫,均是哈薩克斯坦的知名演員。
影片講述了冼星海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1941年,冼星海本原在莫斯科參加《延安與八路軍》的後期製作工作,遇上德軍撕毀協議進攻蘇聯。此後,他幾經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幸得巴赫德讓·拜卡達莫夫一家的幫助,從而得以繼續音樂創作。
影片重現了冼星海修改《黃河大合唱》,創作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全過程。與此同時,《只怕不抵抗》這首革命歌曲在跨越空間的童聲演唱之下,也產生了別樣的觀影效果。
這部影片的意義還在於,它開啟了中哈兩國合拍電影的歷史,也是中哈兩國「一帶一路」框架下人文領域合作的重點項目。「它見證了中哈人民的深厚情誼,更為兩國電影合作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據介紹,作為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音樂家》將於4月15日20:45在北京英皇電影城放映,同時包含主創見面會。
《盛夏》《未來的未來》將在北影節上展映
4月4日,第九屆北影節組委會同時對外披露了另外兩部展映影片——《盛夏》和《未來的未來》,分別是俄羅斯和日本影片。兩部影片將於4月16日至19日放映。
《盛夏》劇照
上世紀80年代的前蘇聯,社會上彌散著垂暮之氣,同時也刺激著人們對自由的渴望與新的生。《盛夏》就開始於1981年列寧格勒的一個小俱樂部裡,一場搖滾演唱會正在進行,年輕觀眾們卻個個正襟危坐,身旁有工作人員來來回回的巡邏。
在這樣嚴肅與壓抑的觀看氛圍中,臺上的樂手在聚光燈和電吉他和旋中唱著「你要錢去買針,但卻把錢花在了你所有朋友身上」。
《盛夏》劇照
導演基裡爾用一個隱晦而收斂的開頭,暗示了當時的政治環境,又述明自己的初衷。這部坎城金棕櫚提名佳作裡大部分現實性敘事鏡頭以黑白呈現,配合俄羅斯繪畫學派式的黑白光線處理,嚴謹而優美。
細田守的《未來的未來》於2018年在日本上映,票房累計達28.8億日元,在日本超過了美國商業巨製《頭號玩家》。影片講述了一個在東京寧靜角落裡生活著的幸福三口之家。因小妹妹「未來」的誕生,年僅四歲的小君經歷了始料未及的生活變化與挑戰。偏偏在這個時候,來自未來的妹妹「未來」出現在這個「小哥哥」的面前,同時開啟了一段又一段難忘的時空之旅。
兩部影片,在過去一年,在國際影展上都大放異彩,今年也會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進行放映。
據了解,除了展映單元外,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也邀請了聯合製作發行這兩部電影作品的法國公司Charades,參與到國際版權交易平臺中。這一次,Charades 不僅帶來了超過20部優秀影片尋求合作,同時也將繼續帶來更多孕育中的優秀作品。
(文中圖片均由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辦方提供)
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