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輪胎多片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06:31: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模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輪胎多片模具。
背景技術:
在傳統輪胎模具設計製造中,多採用兩瓣實體鑄造,實際生產輪胎硫化過程中,對輪胎進行加熱硫化,由於上下模合模後,模腔內部排氣不均勻,造成硫化時間長、成本高、效率低,生產的輪胎表面有氣孔布膠不均勻、耐磨度差,實際使用壽命期短,在輪胎廠模具保養過程中,模具排氣孔堵塞不易清洗等缺點,市場反饋意見大,客戶滿意度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車輪胎多片模具,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有效提高輪胎的使用壽命。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一種電動車輪胎多片模具,包含對稱的上下兩個模具模塊,模具模塊包含模具殼體,設於模具殼體內的模具內腔單元,依次與模具殼體固定的模片一、模片二,進出水總管,密封圈,排氣機構及充水內胎,充水內胎設於模具內腔單元內,模具殼體內沿模具內腔單元圓周方向均布設有用於固定模片一、模片二的若干鎖緊機構,模具殼體上還設置有用於與硫化機連接的緊固機構。
上述的,進出水總管包含設於上下兩個模具模塊的模具內腔單元的進出水管,與進出水管連接的進水孔、出水孔,及與充水內胎連通設置的進出水咀,模具內腔單元還設置有水咀槽,進出水咀設置於水咀槽內。
上述的,排氣機構設於模具內腔單元的多個汽套、若干排氣孔,及設於模片二上的若干排氣槽。
上述的,鎖緊機構包含設於模具殼體內的固定梢及鎖片螺絲,模片一及模片二上均設置有對應點的安裝固定孔及鉸接孔,模具殼體、模片一及模片二通過固定梢及固定安裝孔固定,並通過鎖片螺絲及鉸接孔緊固。
上述的,緊固機構為與硫化機鉸接的鎖模U型連接塊。
上述的,模具殼體上均設置有定位鎖塊,上下兩個模具模塊通過定位鎖塊固定。
上述的,模具內腔單元、模片一及模片二上均設置有相應的輪胎花紋。
上述的,模具殼體沿徑向方向相對設置有吊環螺杆。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多片裝配結構,讓模腔內裝配間隙和周節的排氣槽和排氣孔均勻合理,節約熱能時間,提高效率,比傳統模具提高了1/4的輪胎生產效率,改善了輪胎橡膠布膠密度,提高耐磨力,進而增加了輪胎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模具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模具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模具模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標號,標號1代表電動車橡膠輪胎,標號2代表模片一,標號3代表模片二,標號4代表充水內胎、標號5代表模具殼體,標號6代表汽套,標號7代表鎖片螺絲,標號8代表固定梢,標號9代表密封圈,標號11代表進出水咀,標號12代表排氣槽,標號13代表排氣孔,標號14代表吊環螺杆,標號15代表鎖模U型連接塊,標號16代表定位鎖塊,標號17代表水咀槽,標號18代表進水孔,標號19代表出水孔。
下面結合附圖和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並通過優選的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限於此。
實施例一,參見圖1~3所示,一種電動車輪胎多片模具,包含對稱的上下兩個模具模塊,模具模塊包含模具殼體,設於模具殼體內的模具內腔單元,依次與模具殼體固定的模片一、模片二,進出水總管,密封圈,排氣機構及充水內胎,充水內胎設於模具內腔單元內,模具殼體內沿模具內腔單元圓周方向均布設有用於固定模片一、模片二的若干鎖緊機構,模具殼體上還設置有用於與硫化機連接的緊固機構,多片裝配結構,讓模腔內裝配間隙和周節的排氣槽和排氣孔均勻合理,節約熱能時間,提高效率,比傳統模具提高了1/4的輪胎生產效率。
上述的,進出水總管包含設於上下兩個模具模塊的模具內腔單元的進出水管,與進出水管連接的進水孔、出水孔,及與充水內胎連通設置的進出水咀,模具內腔單元還設置有水咀槽,進出水咀設置於水咀槽內。
上述的,排氣機構設於模具內腔單元的多個汽套、若干排氣孔,及設於模片二上的若干排氣槽。
上述的,鎖緊機構包含設於模具殼體內的固定梢及鎖片螺絲,模片一及模片二上均設置有對應點的安裝固定孔及鉸接孔,模具殼體、模片一及模片二通過固定梢及固定安裝孔固定,並通過鎖片螺絲及鉸接孔緊固。
上述的,緊固機構為與硫化機鉸接的鎖模U型連接塊。
上述的,模具殼體上均設置有定位鎖塊,上下兩個模具模塊通過定位鎖塊固定。
上述的,模具內腔單元、模片一及模片二上均設置有相應的輪胎花紋。
上述的,模具殼體沿徑向方向相對設置有吊環螺杆。
將模片一、模片二通過固定梢定位裝配到模具殼體內,通過鎖片螺絲將整體模片鎖緊,將汽套鑲在模具內腔單元排氣孔中,上下模具原理相同,保持模具內腔單元內部片與片之間排氣順利均勻。將上下模具合模狀態下固定在硫化機上,通過壓模螺杆與鎖模U型連接塊將模具鎖緊在機檯面上,接通上下模具進出水管。輪胎生產過程中,開模後將網布和固體橡膠圈及充水內胎放在模具內腔單元中,合模後向充水內胎內注夠水壓數的水撐模腔,通過熱能在相當的時間內將固體橡膠硫化均勻填充模腔並通過模腔的輪胎花紋造型成型相應的圖案、文字。當輪胎在參數時間內完成成型後,通過下模具的出水口放出充水內胎的水後,硫化機向上開模,機械臂取出完整的電動車橡膠輪胎成品;因改進了模具的整體塊為多片裝配,讓模腔內裝配間隙和周節的排氣槽和排氣孔均勻合理,節約熱能時間,提高效率,比傳統模具提高了1/4的輪胎生產效率,改善了輪胎橡膠布膠密度,提高耐磨力,進而增加了輪胎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據此做出多種變化,但任何與本實用新型等同或者類似的變化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