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崗仁波齊電影觀後感

2023-07-28 14:15:51

  信仰是件很神奇的東西,朝聖的人們更是讓人傾佩,只為今生,更為來世。因為我們都相信人是有來世的,也知道每個事都有個輪迴,所以心存感恩,行做善事。終有一日,善有善報的。

  崗仁波齊電影觀後感【篇一】

  喜馬拉雅行禪裡,「行禪」這個詞是禪宗所用的,在密乘的修煉中,習慣叫做轉山、轉塔、繞佛、朝聖,說的都是一個意思。轉山最重要的特徵,是沒有所謂的目的地,所謂的終點,我們的起點就是我們的終點。我們的行走不為路上的風景,不是為了去往一個新奇陌生的地方,我們唯一要做的,竭盡全力要做的是回到我們的起點,就是我們回歸生命的修煉。

  神山是象徵,象徵著某位佛或菩薩的智慧和慈悲。我們所行走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們內心的清淨,在這個清淨的世界中,我們最後看到的不是外在的佛,而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本具圓滿的佛性。

  現在這個時代,人走的時間越來越少,坐的時間越來越久,必然壓抑的情緒越來越多。行禪是一個力量,不管是有信仰還是沒有信仰的人,帶著覺察去感受身體,覺察自己,將心毫無修飾地放在自己的行動上,自己的行走上。當我們心理壓抑,情緒不佳,尤其是怒火和怨恨難以平息的時候,行禪是完美的化解之法。這種千年萬年所傳的古樸的修煉,如果用在生活裡面,絕對是個力量的源泉。它不只是鍛鍊身體,它產生的力量是我們生命內在的力量。

  崗仁波齊電影觀後感【篇二】

  導演張楊於2013年末開始拍攝紀錄片形式的電影《岡仁波齊》,用時整整一年。影片中的人物都由非專業演員出身的當地人出任,電影沒有腳本,完全真實記錄了藏民2000多公裡的艱苦之行。

  影片名雖是神山《岡仁波齊》,但整部影片所給的鏡頭並不多,僅在爺爺楊培去世後,尼瑪扎堆讓色巴江措請來了喇嘛為之超度,在這時對神山有個清晰的特寫。除此以外,電影記錄的是2000餘公裡的朝聖之路。

  1.拍攝手法

  我喜歡導演這種拍攝方式,記錄的手法,遠景與近景角度真切自然。仿佛我身處其中,與藏民們一同踏上了這朝聖之路。沒有多餘的人,也沒有多餘的話,318國道上,只有一行虔誠的磕著長頭的人。

  「電影娛樂化」的時代,能看到張揚的這樣一部素片,很舒服。我沒有覺得枯燥,覺得整部影片就是我要的那個感覺。我喜歡聽他們每晚在帳篷裡的誦經,喜歡看他們虔誠磕頭前行的身影。

  喜歡娛樂的人,是很難接受這部影片,沒有華麗的鏡頭。

  只有藏民至純的信仰,還有大美的雪域高原。這是影片最大的特點。

  普拉村,從這裡去往朝聖之路。

  拖拉機頭被別的車撞壞了,不能再開。男的拉車,女的繼續磕長頭前行。

  遇到河流漫過路面,他們依舊磕著長頭。

  屠夫江措旺堆一生殺過很多牛,腿有殘疾。他願馬年磕長頭消去一生的業障。

  他發現一隻「蟲子」,讓蟲子先過馬路。

  到拉薩了,隔著拉薩河遠遠的看見了布達拉宮,禁不住流下了感動地淚水。

  2.到拉薩後

  在拉薩,洗一下快一年沒有洗的頭髮。到拉薩後,他們身邊的錢已用完,為能夠到達岡仁波齊,在拉薩大家工作了2個月,掙夠了去岡仁波齊的路費。

  旅館的藏族大媽免費讓他們住店,請他們代她去岡仁波齊為她磕頭祈福。

  3.岡仁波齊

  別名須彌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

  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遊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雍仲本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溼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信徒不斷。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本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崗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岡仁波齊。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雍仲本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本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本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資料)

  72歲的楊培一生幸苦帶大哥哥的孩子們,在神山腳下他安詳的去世了。

  喇嘛為楊培超度。

  兩小時的電影,張揚和攝製組隨著朝聖一路拍攝了一年。

  「關乎信仰,也伴隨生死」。平淡質樸的藏族人生活的面貌,在影片中緩緩道來,這是感動到我的地方。

  影片從頭到尾始終沒有參入導演自己的意圖,僅僅是在一旁記錄,特別喜歡這種紀實的電影,也希望以後能夠看到這類多一些的影片。

  白描手法,走入藏民的內心世界。

  如此的平靜的生,如此平靜的死。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