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蘭素超標奶粉品牌(澳優奶粉香蘭素超標)
2023-07-28 11:09:49
澳優奶粉竟然也「出事」了!
4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1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當中提到,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姜山媽咪花園母嬰用品店銷售的、標稱湖南省長沙市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總代理的、澳大利亞乳品工業園有限公司AUSTRALIAN DAIRY PARK PTY LTD生產的淳璀嬰兒配方奶粉(0—6月齡1段,原產國:澳大利亞),其中香蘭素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在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之前,長沙市望城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澳優罰款962.13萬元;浙江鄞州區市場監管局也對澳優做出了處罰。
長期以來,澳優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市場地位,一直是高品質的代名詞,它既是洋奶粉,又有中國乳業巨頭伊利的品質背書,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澳優還是被查出不合格。
香蘭素超標
香蘭素超標,澳優奶粉即使在長沙被檢測出來,它還是不願承認這個結果,申請了復檢。
通報信息透露,湖南省長沙市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並申請復檢;經復檢後,維持初檢結論。
長沙市望城區市場監管局已督促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立即召回並封存不合格食品6726罐,沒收違法所得2.03萬元,罰款962.13萬元。
寧波市鄞州區市場監管局對銷售不合格產品的寧波市鄞州姜山媽咪花園母嬰用品店,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共1.15萬元。
澳優方面向財經網提供的一份聲明顯示,在收到檢驗報告後,公司立即啟動自檢、自查和市場產品處置。截止到2021年12月底,公司已按照法規和市場監管要求,對市場流通領域的產品主動召回,統一由市場監管部門封存並銷毀處理。目前,市面上已無該批次產品在銷售。
對於香蘭素檢出原因,澳優方面表示並非主動添加。原因是在生產線更換品種時,對生產管道及容器等清潔不徹底,致使生產管道及容器中殘留了共線生產的前序產品含有的香蘭素。
事件發生後,生產企業第一時間採取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進一步完善工廠管理制度,調整和優化換產清場方案,進一步加強對產品的風險監控管理等。同時,停止所有含有香蘭素成人奶粉的生產,徹底杜絕工廠內任何香蘭素殘留來源。
資料顯示,香蘭素是一種常用食品添加劑,因具有香莢蘭豆香氣及濃鬱的奶香,廣泛運用於各種需要增加奶香氣的調香食品中,尤其是乳製品、烘焙食品、飲料和食用油中。
大量攝入香蘭素會導致頭暈、噁心等症狀,嚴重時會造成肝、腎損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可按照規定限量使用香蘭素。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通報的附件中稱,1段嬰兒配方乳粉檢出香蘭素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在切換不同月齡嬰幼兒食品生產線時,清場不徹底導致;也可能是不法商販為了達到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目的,違法添加此類物質。
澳優中國的食品安全難題
經查,此次被檢出香蘭素的產品,為澳優乳業旗下的淳璀嬰兒配方奶粉。
澳優官網顯示,澳優淳璀奶粉為其面向高端市場推出的第一款有機奶粉,2018年通過配方註冊,獲得了澳大利亞有機認證及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雙認證),全部奶粉原裝進口全程可追溯。
而澳大利亞乳品工業園有限公司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是一家擁有現代化加工及灌裝設備的大型乳品加工企業,2017年5月被澳優乳業全面收購,為澳優加工生產澳滋、淳璀和珀淳等品牌奶粉。
去年10月,伊利宣布收購澳優34.33%的股份,並成為後者單一最大股東。上述交易也是2021年中國乳企之間規模最大的一筆投資併購。到今年3月要約收購截止時,伊利持股已提高至約59.17%,成為澳優控股股東。
3月28日,在港上市的澳優2021年成績單出爐。這也是伊利入主後,澳優發出的第一份年報。
最新數字顯示,澳優去年收入為88.73億元,同比增長11.1%;歸屬於母公司擁有人純利為10.40億元,同比增長3.6%。
「根據相關行業數據,於2021年度,本集團於中國大陸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線下銷售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至約6.9%,於嬰幼兒配方奶行業排名第五。」澳優在2031年財報中稱。
據光大證券本月發布的研報指出,根據 Euromonitor,2021年澳優和伊利按銷售額統計的嬰配粉市佔率分別為 6.3%/6.2%,合計市佔率為12.5%,兩者合併後將超越雀巢(11.7%的市佔率) 成為行業第二。
但食品安全危機,會給澳優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