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遷徙的鳥紀錄片觀後感

2023-07-28 18:04:29

  《遷徙的鳥片子的事件現場的完整性和敘事結構的真實性。當我們在觀看油畫作品的時候,近距離的觀看效果就是一大堆不一樣色彩的油料的堆砌和疊加,而非繪畫對象,只有在適當的距離,觀看者才感受這一繪畫是對某一物質的再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遷徙的鳥紀錄片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遷徙的鳥紀錄片觀後感一

  這是一部節奏緩慢的電影,卻講述著一個漫長的故事。小鳥從剛出生,到長出羽毛,再到張弛飛翔。短短的兩分鐘,春夏秋冬,已復一年。灰雁,飛越1800英裡,從歐洲西南部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短短幾個字,展現了一種震人心神的力量,也瞬間讓人明白了這部電影的魅力,就是用最簡單的溫暖帶給你一種發自內心的震撼與感動。

  候鳥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個關於歸來的承諾,他們的旅程千裡迢迢,經歷了危機重重,只為了一個目的:生存。候鳥的遷徙是為生命而戰。這是影片開頭的話,精煉,簡潔,點明中心就好,不必多言。

  他的腳上纏著了繩子,用尖尖的嘴巴,抬起腳,彎著脖子,想把它咬下來,呵呵,他靈動得那麼可愛,惹人憐惜。余光中曾說過,一切的美都是從惹人憐惜開始的。而這些大雁,體現著的則是自然的美,那是最純粹,最乾淨的美。一切的濫美之詞用在形容自然上都顯得那樣膚淺,粗俗,而我不會那麼多的唯美詞語,我只知道,看著那一幅幅的畫面,我驚住了,我聽到了來自心靈的聲音,很空靈的聲音,迴蕩在心裡,好像一下子就變得清明了許多,一切混沌的思想,雜亂,剎那間被洗滌,那種清水流過手心的感覺,那是我最愛的感覺,好像我離完美很近,很近。

  氣象之美

  日月星辰,雲雪雨露,春夏秋冬,晝夜晨昏。影片隨著拍攝的進度,展現給我們了不一樣的節氣,不一樣的色彩。春意盎然時,一片翠綠直晃人眼,「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大雁們似乎也因著這生機盎然的天氣,總是蹦跳著,很歡樂的樣貌。冰封大地時,蒼茫無邊,皚皚白雪,素裹銀裝。「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我不禁有點擔心當毅力不在是唯一的條件,他們還能堅持嗎,。畢竟,他們那樣瘦小,他們能抵禦嚴寒的侵襲嗎,能忍過飢餓的煎熬嗎,能挨過這茫茫的雪嗎?

  情感之美

  影片不止一次展現了大雁的情感,令我影響深刻。猶記得一開始,便是媽媽忙碌的幫小鳥覓食的場景。鳥兒們,呆在窩裡,張大著嘴巴,不停的叫著,「媽媽,媽媽」。那是自然界最大的恩賜了吧,親情,沒有哪個造物主能創造出如此完美的愛,無私,偉大,不分物種,不分地域,不會被時刻阻隔,被地域分開。看媽媽用翅膀,護著小雁,看媽媽用尖尖的嘴巴,啄著小鳥,與他嬉戲玩耍。感情,重點體現的就是那兩隻白天鵝,頭顱相抵,構成一個完整的心形,與水中倒影交輝相映。最浪漫的象徵,他們輕吻,擁抱,脖頸相依,互伴前行,不離不棄,生死相許。經歷過驚天動地,最終細水長流,在徵途上鼓勵,互助,扶持。感情,將兩個互不相識的人,緊密地聯繫在一齊,再也不能分開。

  歌聲之美

  影片沒有過多的背景音樂,只有雁兒們或低沉或高亢的鳴叫,只有翅膀划過高空的時呼呼風響,只有揚起的水花再次掉落水中和海浪相互拍擊的聲音,只有悠揚曠遠的樂聲。那些空靈的樂聲,為丹頂鶴和天鵝們的舞蹈鳴響最好的節奏,為新生的雛鳥歡喜唱誦。天籟一般的歌聲甚至與鳥兒們一齊越飛越高。

  遷徙之美

  飛翔始於小男孩剪開夢想的繩索,越過湖面,麥田,橋梁,飛過叢林、沼澤、自由女神像和艾菲爾鐵塔。每一個身影,輕輕划過的,是我們的心田,留下了最深的記憶。

  白天鵝在紅色的河流上滑翔,一道絢麗的白,宛如星辰滑落天空;黑色的斑頭鷹在白雪的映襯下,與遠處的山脈對照呼應;墨色天空中的鳥和月;繁花似錦的大地上銀白飛鳥。仙鶴展翅翩翩起舞,行雲流水一般,輕盈而又舒展;成群的海鷗並起直飛,氣勢磅礴,衝擊視覺。

  遷徙的過程,每一個鏡頭都是一副畫,美得令我心驚,令我動容。自然的美不單單在色彩,在雄壯,在奇特,更多的美在靈魂深處,美在每一個角度都能帶給你最深的感動。

  「飛翔不是體力和智力能夠解決的,它是一個奇蹟」,有個詩人這樣說過。

  名導雅克·貝漢說:「飛翔對鳥來說不是人們想像的什麼樂趣,而是為了生存而拼搏。它們要穿越雲層、迎著暴風雨,許多困難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

  人與自然

  我們坐在熒幕前,看到的是鳥兒們飛翔的姿態,一展翅,一跳躍,覓食,休息……每一個流暢的曲線,都是最完美的弧度。我們體會到的則是鳥的精神,由內而發的一種毅力,令人深深地折服。這種折服,是人類最後的救贖,然而,有人依舊沒能體會這其中的美。

  關在籠子離得野鴨們,悽厲的叫著,追趕著,卻逃不脫細小的網洞,逃不脫人類的掌控。當一幕幕自然美景展此刻我們面前時,那三輛割草機,出現的那樣不合時宜。嬌人可愛的鸚鵡,關在牢籠中,失去最珍重的自由。一聲聲的槍響,我如坐針氈,揪心般的疼。突然就怨了,恨了,人類與自然,本是一體,何苦相逼。

  好在雖然影片偶爾會有人類的痕跡,卻無從掩蓋鳥的光芒。籠子,收割機,輪船,鐵軌……那些都只是飄過的物件,甚至被諷刺為歇腳點。那本完全是一個鳥的世界,一個人類無從踏足的世界,一個乾淨的純粹的世界,卻被人類的私慾與血腥,狠狠的破壞著。現代社會真的進步了嗎?進步到,連鳥都不如,進步到再也找不到一片淨土,安放我們的完美,進不到只能在影片中尋求自然的美,我們明明就身處自然之中,可我們絲毫感受不到安詳,清淨的美。在欣賞影片時,我想大家大概會忽略吧,時代,科技,高樓大廈,金碧輝煌,那些是不是不美麗了啊,是不是很做作,很刻意,很虛假呢?這一刻,我們以前所堅信的所追逐的,都變得虛無縹緲了起來。

  「自然界的美是自然的、純粹的美,是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我們在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中,靈魂能夠得到陶冶淨化,身心能夠得到哪怕是暫時的自由。這對健康人性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

  就這樣,鳥兒們又飛回當初的地方,再一次飄過老嫗,享受人與自然的親切。影片結束時,我的心還不能平復,還依舊愛著那種跳動著的感覺……

  遷徙的鳥紀錄片觀後感二

  這天老師給我們看了《遷徙的鳥》這部電影。在電影中,我們認識了美麗的灰雁、高貴優雅的大天鵝、會輕功水上飄的克拉克水鳥、還有白鸛……

  剛開始的時候,由嚴寒到清春,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隨著春天的到來灰雁、斑頭雁、大天鵝、沙丘鶴飛回來了,它們飛過海洋,飛過繁華的城市,飛過茂密的森林,飛過荒涼的沙漠,雖然鳥類在自然界都有天敵,但它們最大的敵人還是人類。

  我看見:在金黃的草原上,鳥類的家園被破壞;在湛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鳥兒被扼殺;在現代化的城市裡,休憩的鳥兒被城市汙水給淹沒。這一切誰造成的!是人類!我們就應好好的問問自己。

  當然電影裡面也有好人。剛開始的時候有一隻灰雁被漁網纏住腳了,幸虧有一個小男孩碰到了那隻灰雁,及時地把它救了出來,才趕上隊伍。老奶奶向遷徙途中休息的白鸛送食物。我真為他們感到自豪這也說明了人和動物能像朋友一樣相處。

  我雖然不能到森林裡保護每一個小動物,但我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保護環境愛護小動物。

  遷徙的鳥紀錄片觀後感三

  今天,我看了由法國導演:雅克·貝漢製片的電影《遷徙的鳥》。在這一個小時的影片中,我感受到了鳥類遷移的艱難,竟讓我看得如痴如醉!

  影片裡的風景拍得美極了:有湛藍、廣闊的天空;清澈見底的湖水;潔白如玉的雪山;還有那優雅的仙鶴展翅翩翩起舞,看那姿態似行雲如水,輕盈、舒展;再看那高貴的天鵝頭顱相抵,與水中的倒影、交輝相映;最後再看那成群結對的海鷗一起飛行,氣勢磅礴。

  在《遷徙的鳥》裡,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在亞馬遜叢林裡有很多隻鳥被可惡的人類抓住了,不過其中有一隻機靈的鸚鵡偷偷的用嘴打開籠子,逃脫可惡的人類的手掌心的場景,有趣極了!

[遷徙的鳥紀錄片觀後感]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