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器人內部架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16:44:0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器人內部架構,屬於機器人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機器人內部結構多採用鋁材等桁架結構,為適應機器人的外部造型,其內部結構往往設計的非常複雜。但同時,其靈活度又不能滿足機器人軀幹部的活動需要,存在結構強度低、自由度不夠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機器人內部架構,結構簡單、與機器人外部造型貼合度高,且固定強度高,轉動靈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機器人內部架構,包括:軀幹部、第一活動關節、第二活動關節和下肢部。
進一步的,軀幹部和下肢部均為框架結構,採用四邊形型材連接而成,軀幹部的整體形狀與機器人的軀幹外形相對應,下肢部的整體形狀與機器人的下肢外形相對應。
進一步的,軀幹部與下肢部通過第一活動關節、第二活動關節相連接,從而形成活動關係。
進一步的,第一活動關節包括設置在軀幹部上的連接板,連接板上具有弧形槽,以及設置在下肢部上的銷,由此,銷在弧形槽中活動可實現第一活動關節的轉動,實現下肢部相對於軀幹部在弧形槽中的移動。
進一步的,第二活動關節包括設置在軀幹部上的連接座,連接座上具有銷孔,以及設置在下肢部上的連接座,連接座上具有銷孔,通過銷穿過上述兩個連接座的銷孔,由此,可實現第二活動關節的轉動,實現下肢部相對於軀幹部圍繞銷孔中銷的轉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機器人內部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機器人內部架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機器人內部架構局部放大圖。
(注意:附圖中的所示結構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特徵的示意,並非是要依據附圖所示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機器人內部架構,包括:軀幹部1、第一活動關節3、第二活動關節10和下肢部2。
其中,軀幹部1和下肢部2均為框架結構,採用四邊形型材連接而成。軀幹部1的整體形狀與機器人的軀幹外形相對應,下肢部2的整體形狀與機器人的下肢外形相對應。
如圖1-3所示,軀幹部1與下肢部2通過第一活動關節3、第二活動關節10相連接,從而形成活動關係。
如圖3所示,第一活動關節3包括設置在軀幹部1上的連接板,連接板上具有弧形槽,以及設置在下肢部2上的銷,由此,銷在弧形槽中活動可實現第一活動關節3的轉動,實現下肢部2相對於軀幹部1在弧形槽中的移動。
進一步的,第二活動關節10包括設置在軀幹部1上的連接座,連接座上具有銷孔,以及設置在下肢部2上的連接座,連接座上具有銷孔,通過銷穿過上述兩個連接座的銷孔,由此,可實現第二活動關節10的轉動,實現下肢部2相對於軀幹部1圍繞銷孔中銷的轉動。
優選的,所述四邊形型材可採用鋁材。
進一步的,在軀幹部1上具有用於連接機器人外部結構的第一連接點4、第二連接點5、第三連接點6和第四連接點7。在下肢部2上具有用於連接機器人外部結構的第五連接點8、第六連接點9。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