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杆刮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22:07:31 1
專利名稱:泵杆刮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杆刮蠟器,主要用於清除泵杆上的原油和石蠟等油汙,屬於石油機械中的專用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修井作業施工中,從井內提出的泵杆往往帶有一定厚度的原油或蠟質,為清除這些蠟質,常需用高壓蒸汽衝洗掉泵杆上的蠟質,泵杆表面需要反覆衝洗幾次才能幹淨,費時費力,還造成水電消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方便簡易的井口泵杆刮蠟裝置,既便於除去泵杆上的蠟質等,又達到省時、節水、經濟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即一種泵杆刮蠟器其由上、下兩個圓盤,滾輪、彈簧、鋼絲、支柱和支柱環構成,其特徵在於在上、下圓盤的中心開有泵杆通孔,上圓盤的周邊上按相同弧長間隔安裝若干個滾輪,每個滾輪的軸線都與該處的上圓盤的切線平行,對應在滾輪下方安裝支柱,支柱為一角鋼,角鋼向外敞口,角鋼的外側敞口內安裝彈簧,彈簧下端固定在支柱底端的支柱環上,彈簧上端連接鋼絲,彈簧上端的鋼絲繞過滾輪固定在下圓盤上,支柱向下撐住下圓盤,支柱環套在下圓盤外側。
上述結構中,上圓盤的周邊上通常安裝6-8個滾輪,鋼絲選用3毫米直徑的鋼絲,選用5千克拉力的彈簧。
上述結構中也可將支柱環安裝在支柱的上端,將支柱與下圓盤連接在一起,支柱環置於上圓盤的外側,彈簧固定在支柱底端。
在支柱環上有螺孔,當上、下圓盤轉動達到要求時,通過螺孔使用螺釘可以暫時固定上、下圓盤的相對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泵杆刮蠟器安裝於作業井口,使得泵杆穿過刮蠟器上、下圓盤的泵杆通孔,由於上述結構,因而上下兩個圓盤可以互相轉動,用泵杆刮蠟器進行刮蠟時,轉動上圓盤(或下圓盤),使上下兩個圓盤產生相對的位移,則泵杆刮蠟器內的鋼絲就組成了一個圓環,轉動的角度越大,鋼絲組成的圓環直徑越小,鋼絲以一定的張緊力緊貼於泵杆本體上,螺釘通過支柱環的螺孔將上、下圓盤的相對位置暫時固定,在提泵杆過程中,自動完成泵杆刮蠟,其刮下的蠟質從刮蠟器的縫隙中流出,完成刮蠟作業。
圖1是泵杆刮蠟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上圓盤1、支柱2、滾輪3、彈簧4、鋼絲5、支柱環6、下圓盤7、螺孔8、泵杆9。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進行說明。泵杆刮蠟器其由上圓盤1、下圓盤7,滾輪3、彈簧4、鋼絲5、支柱2和支柱環6構成,其特徵在於在上、下圓盤的中心開有泵杆通孔,上圓盤1的周邊上按相同弧長間隔安裝6個滾輪3,每個滾輪的軸線都與該處的上圓盤的切線平行,對應在滾輪3下方安裝支柱2,支柱2為一角鋼,角鋼向外敞口,角鋼的外側敞口內安裝彈簧4,彈簧4下端固定在支柱底端的支柱環6上,彈簧4上端連接鋼絲5,鋼絲5選用三毫米直徑的鋼絲,彈簧4選用五千克拉力的彈簧,彈簧4上端的鋼絲5繞過滾輪3固定在下圓盤7上,支柱2向下撐住下圓盤7,支柱環6套在下圓盤外側,在支柱環上開有螺孔8。
權利要求1.一種泵杆刮蠟器由上圓盤(1)、下圓盤(7)、滾輪(3)、彈簧(4)、鋼絲(5)、支柱(2)和支柱環(6)構成,其特徵在於在上、下圓盤的中心開有泵杆通孔,上圓盤(1)的周邊上按相同弧長間隔安裝若干個滾輪(3),每個滾輪(3)的軸線都與該處的上圓盤(1)的切線平行,對應在滾輪(3)下方安裝支柱(2),支柱(2)為一角鋼,角鋼向外敞口,角鋼的外側敞口內安裝彈簧(4),彈簧(4)下端固定在支柱底端的支柱環(6)上,彈簧(4)上端連接鋼絲(5),彈簧上端的鋼絲(5)繞過滾輪(3)固定在下圓盤(7)上,支柱(2)向下撐住下圓盤(7),支柱環(6)套在下圓盤(7)的外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杆刮蠟器,其特徵在於支柱環(6)上有螺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杆刮蠟器,其特徵在於安裝6個滾輪(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杆刮蠟器,其特徵在支柱環(6)安裝在支柱(2)的上端,將支柱(2)與下圓盤(7)連接在一起,支柱環(6)置於上圓盤(1)的外側,彈簧(4)固定在支柱(2)底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杆刮蠟器,主要用於清除泵杆上的原油和石蠟等油汙。修井作業中,井內提出的泵杆帶有一定厚度的原油或蠟質,反覆衝洗費時費力,還造成水電消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泵杆刮蠟裝置由上、下兩個圓盤,滾輪、彈簧、鋼絲、支柱和支柱環構成。由於上述結構的上下兩個圓盤可以互相轉動,轉動圓盤,使上下兩個圓盤產生相對的位移,則泵杆刮蠟器內的鋼絲就組成了一個圓環,鋼絲以一定的張緊力緊貼於泵杆本體上,將上、下圓盤的相對位置固定,在提泵杆過程中,可自動完成泵杆刮蠟。
文檔編號E21B37/02GK2693946SQ20032012958
公開日2005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24日
發明者於文閣, 郭繼巖 申請人:大港油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大港油田集團井下作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