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組LED驅動電源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5:31:01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組LED驅動電源。
背景技術:
LED驅動電源是把電源供應轉換為特定的電壓電流以驅動LED發光的電源轉換器,通常情況下:LED驅動電源的輸入包括高壓工頻交流(即市電)、低壓直流、高壓直流、低壓高頻交流(如電子變壓器的輸出)等。而LED驅動電源的輸出則大多數為可隨LED正向壓降值變化而改變電壓的恆定電流源。目前的LED驅動電源的電量為恆定電量,對於大功率的LED電器無法使用,這限制了LED驅動電源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過可連接可斷開的雙組驅動電源體,能夠實現根據驅動電量選擇使用單組驅動電源或是雙組驅動電源,使得LED驅動電源使用更加靈活的雙組LED驅動電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雙組LED驅動電源,包括驅動電源體A、連接孔、連接插頭和驅動電源體B,連接孔設置在驅動電源體A上,連接插頭設置在驅動電源體B上,連接插頭插入連接孔,所述驅動電源體A和驅動電源體B包括正接線柱、上端蓋、安裝孔、外殼、驅動電源模組、通電膠板、負接線柱和下端蓋,上端蓋設置在外殼的頂部,下端蓋設置在外殼的底部,安裝孔設置在上端蓋上,正接線柱設置在上端蓋上,負接線柱設置在下端蓋上,通電膠板設置在外殼內部,驅動電源模組設置在通電膠板上。
優選的,所述驅動電源體A和驅動電源體B的結構相同。
優選的,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散熱側翼。
優選的,所述散熱側翼包括散熱片和導熱片,導熱片設置在外殼上,散熱片設置在導熱片上。
優選的,所述散熱片為弧線形。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雙組LED驅動電源,通過可連接可斷開的雙組驅動電源體,能夠實現根據驅動電量選擇使用單組驅動電源或是雙組驅動電源,使得LED驅動電源使用更加靈活,所述驅動電源體A和驅動電源體B的結構相同,結構相同的驅動電源體具備相同的驅動電量,便於計算雙組驅動電源具備的驅動電量,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散熱側翼,該結構能夠將模組產生的熱量進行外排,防止熱量對本實用新型的LED驅動電源產生損害,所述散熱側翼包括散熱片和導熱片,導熱片設置在外殼上,散熱片設置在導熱片上,該結構能夠有效的傳導熱量,所述散熱片為弧線形,該結構能夠在相同的情況下產生更大的散熱面積,能夠加快散熱的速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散熱側翼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驅動電源體A;2、連接孔;3、連接插頭;4、驅動電源體B;5、正接線柱;6、上端蓋;7、安裝孔;8、外殼;9、驅動電源模組;10、通電膠板;11、負接線柱;12、下端蓋;13、散熱側翼;14、散熱片;15、導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圖1-2出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雙組LED驅動電源,包括驅動電源體A1、連接孔2、連接插頭3和驅動電源體B4,連接孔2設置在驅動電源體A1上,連接插頭3設置在驅動電源體B4上,連接插頭3插入連接孔2,所述驅動電源體A1和驅動電源體B4包括正接線柱5、上端蓋6、安裝孔7、外殼8、驅動電源模組9、通電膠板10、負接線柱11和下端蓋12,上端蓋6設置在外殼8的頂部,下端蓋12設置在外殼8的底部,安裝孔7設置在上端蓋6上,正接線柱5設置在上端蓋6上,負接線柱11設置在下端蓋12上,通電膠板10設置在外殼8內部,驅動電源模組9設置在通電膠板10上。
結合圖2所示的所述散熱側翼13包括散熱片14和導熱片15,導熱片15設置在外殼8上,散熱片14設置在導熱片15上,散熱片14為弧線形。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根據驅動電量的大小選擇單組驅動電源或是雙組驅動電源,然後將正接線柱和負接線柱連接到LED電器上即可。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雙組LED驅動電源,通過可連接可斷開的雙組驅動電源體,能夠實現根據驅動電量選擇使用單組驅動電源或是雙組驅動電源,使得LED驅動電源使用更加靈活,所述驅動電源體A和驅動電源體B的結構相同,結構相同的驅動電源體具備相同的驅動電量,便於計算雙組驅動電源具備的驅動電量,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散熱側翼,該結構能夠將模組產生的熱量進行外排,防止熱量對本實用新型的LED驅動電源產生損害,所述散熱側翼包括散熱片和導熱片,導熱片設置在外殼上,散熱片設置在導熱片上,該結構能夠有效的傳導熱量,所述散熱側翼為弧線形,該結構能夠在相同的情況下產生更大的散熱面積,能夠加快散熱的速度。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