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6:38:01 1
專利名稱: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成形模具,具體地指一種適於輕工、電器行業中扭轉類零件成形的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
背景技術:
目前,雙邊對向扭轉成形工藝已廣泛應用於低壓電器等行業的產品或零件的生產,比如插座類零件接觸簧片的生產。但在利用現有扭轉模進行此類零件的雙邊扭轉成形時,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不能一次完全成形,二是存在回彈現象。不能一次完全成形的原因在於傳統的扭轉模具設計一般只能進行單邊扭轉,即使採用雙邊扭轉也因結構所限,不能一次將零件成形並達到所需的尺寸精度要求。回彈是扭轉或彎曲變形時不可避免的現象,這是由材料本身的特性決定的。現有的模具結構因沒有採取控制回彈的措施,導致零件產生的回彈較大。為了滿足此類零件的使用要求,人們只能在生產中增加工序或人工輔助成形,這樣既增加了工序或工時、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又降低了零件的成形精度,嚴重時零件的質量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一次完成坯料的扭轉成形、且能有效控制零件回彈的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鑑於該類零件結構、生產綱領和生產效率的要求,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用於中間坯料雙邊扭轉加工的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該成形模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所述上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安裝在上模固定板上的一對楔柱形模壓頭構成,該對楔柱形模壓頭的柱形部分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呈相對布置,從而使該對楔柱形模壓頭之間的開口上半部分呈長方體形、開口下半部分呈梯臺體形。所述下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塊與該對楔柱形模壓頭相配合的模壓板構成,該模壓板對應於該對楔柱形模壓頭之間的開口部位設有一支撐中間坯料的階梯形凸臺,該階梯形凸臺的兩側設有用於該對楔柱形模壓頭壓入而使中間坯料成形的空腔,該空腔與前面所述之階梯形凸臺整體呈凹陷狀於模壓板中,該凹陷在模壓板上形成位於空腔兩側的凸起,該凸起可用於中間坯料在水平面進行前後的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所設計的一對楔柱形模壓頭以及與其相配合的模壓板,可以很容易地將模具的向下運動轉變為中間坯料的扭轉成形運動,從而能夠一次完成中間坯料的扭轉成形。這樣,既簡化了模具及其工裝的結構,又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並且,由於一對楔柱形模壓頭之間的開口上半部分呈長方體形,它與模壓板的階梯形凸臺上半部配合,在中間坯料成形的同時起到了整形的作用,從而有效地解決了中間坯料的回彈問題,保證了零件模壓成形的質量。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於插座類零件的雙邊扭轉成形。
圖1為本實用新型加工出的插座類零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中間坯料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左視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模工作部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模工作部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7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10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具體實施例中所介紹的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可以對如圖4、圖5所示的中間坯料8進行一次性衝壓,完成雙邊扭轉成形,獲得如圖1、圖2、圖3所示的插座類扭轉成形零件8′。
該成形模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如圖6所示,上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垂直嵌裝在上模固定板10上的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構成,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的柱形部分9a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9b呈相對布置,從而使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之間的開口上半部分呈長方體形9c、開口下半部分呈梯臺體形9d。其中所述梯臺體形開口9d用於中間坯料8雙邊的扭轉變形,所述長方體形開口9c用於中間坯料8扭轉後的整形。如圖7、圖8、圖9所示,下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塊與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相配合的模壓板7構成,該模壓板7對應於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之間的開口部位設有一支撐中間坯料8的階梯形凸臺7b,該階梯形凸臺7b的兩側設有用於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壓入而使中間坯料8成形的空腔7d,該空腔7d與前面所述之階梯形凸臺7b呈凹陷狀於模壓板7中,因此形成了位於空腔7d兩側的可以使中間坯料8在水平面上前後定位的凸起7a,中間坯料8的內側面嵌置在階梯形凸臺7b和空腔7d之上。在模壓板7的側面還設有使中間坯料8在垂直面定位的側面凸臺7c,中間坯料8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同時定位,可以提高模壓成形零件的精度,確保零件的最終質量。
該成形模的裝配結構和工作狀態如圖10、圖11、圖12所示,其上模組件具有上模座14,上模座14裝有模柄17,上模座14的下方通過螺釘15和銷釘16依次連接上墊板13、過渡板11和上模固定板10,上模固定板10上嵌置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在上墊板13、過渡板11和上模固定板10所開設的內腔中,安裝有由螺旋彈簧18和壓料卸料塊21構成的彈性壓料卸料裝置。在上模固定板10下方,通過伸出過渡板11和上模固定板10的連接螺釘19和銷釘20安裝有楔形上滑塊22。其下模組件具有下模座1,下模座1的上方通過螺栓4和定位銷釘6依次連接下墊板3、中間墊板5和模壓板7,下模座1、下墊板3、中間墊板5和模壓板7中設有頂杆28。在中間墊板5和模壓板7的側面設有與楔形上滑塊22相配合的楔形下滑塊23,楔形下滑塊23上設有橡膠夾緊塊25,楔形下滑塊23和橡膠夾緊塊25可滑動地穿插在水平螺栓26上,且其前後均設有復位彈簧24,水平螺栓26固定在支撐塊27上,由此構成中間坯料8的夾緊裝置。上模座14和下模座1之間通過導柱2和導套12滑動導向。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將中間坯料8放置在模壓板7上,如圖4和圖10所示,中間坯料8的A面在模壓板7上表面的階梯形凸臺7b和空腔7d部分貼合,中間坯料8的B面與模壓板7的側面凸臺7c處貼合,模壓板7上因階梯形凸臺7b和空腔7d凹陷所形成於空腔7d的兩側的凸起7a和側面凸臺7c可以保證中間坯料8定位準確,且模壓板7中間的階梯形凸臺7b和模壁可以支撐住中間坯料8。模具工作時,上模組件在壓力機滑塊的帶動下整體向下運動,上模組件中的壓料卸料塊21首先與中間坯料8接觸並將其壓住。在中間坯料8被壓住的同時,上楔形滑塊22推動下楔形滑塊23在水平螺栓26上作水平移動,其上的橡膠夾緊塊25將中間坯料8牢固夾緊。上模組件繼續下行,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的端部首先與中間坯料8接觸,將中間坯料8所需扭轉的兩邊卡在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的梯臺體形開口9d中。隨著上模組件繼續向下運動,其梯臺體形開口9d逐漸減小,在模壓板7中間階梯形凸臺7b的共同作用下,中間坯料8的兩邊產生扭轉,隨後在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的長方體形開口9c的共同作用下,中間坯料8的兩邊被扭轉90°,其內扭轉面與階梯形凸臺7b側壁緊密貼合,由水平狀態變形為豎直狀態。中間坯料8的豎直部分進入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的長方體形開口9c後,上模組件繼續下行,完成中間坯料8的整形,該整形過程可以將回彈對零件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最終得到質量完好的扭轉成形零件8′。回程時,上模組件上行,在螺旋彈簧18和壓料卸料塊21的作用下,將扭轉成形零件8′從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中脫出,最後由頂杆28將扭轉成形零件8′從模壓板7中頂出,完成一次工作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用於中間坯料(8)的雙邊扭轉加工,它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安裝在上模固定板(10)上的一對楔柱形模壓頭(9)構成,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的柱形部分(9a)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9b)呈相對布置,從而使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之間的開口上半部分呈長方體形(9c)、開口下半部分呈梯臺體形(9d);所述下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塊與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相配合的模壓板(7)構成,該模壓板(7)對應於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之間的開口部位設有一支撐中間坯料(8)的階梯形凸臺(7b),該階梯形凸臺(7b)的兩側設有用於該對楔柱形模壓頭(9)壓入而使中間坯料(8)成形的空腔(7d),該空腔(7d)與所述階梯形凸臺(7b)整體呈凹陷狀於模壓板(7)中,使模壓板(7)上形成位於該空腔(7d)兩側的凸起(7a),該凸起(7a)用於中間坯料(8)在水平面進行前後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模壓板(7)的側面設有使中間坯料(8)在垂直面定位的側面凸臺(7c)。
專利摘要一種雙邊對向翻邊式扭轉成形模,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上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安裝在上模固定板上的一對楔柱形模壓頭構成,該對楔柱形模壓頭的柱形部分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呈相對布置,從而使該對楔柱形模壓頭之間的開口上半部分呈長方體形、開口下半部分呈梯臺體形。下模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塊模壓板構成,其對應楔柱形模壓頭開口的部位設有一支撐中間坯料的階梯形凸臺,該階梯形凸臺的兩側設有用於該對楔柱形模壓頭壓入而使中間坯料成形的空腔,該空腔與所述階梯形凸臺整體呈凹陷狀於模壓板中,使模壓板上形成位於空腔兩側的對中間坯料進行定位的凸起。該成形模能一次完成坯料的扭轉成形、且能有效控制零件的回彈,適於插座類零件的扭轉成形。
文檔編號B30B15/02GK2889709SQ20052009880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7日
發明者餘世浩, 胡磊 申請人: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