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23:41: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工件升降裝掛現有技術主要有人工轉卸、半自動轉卸,這一直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薄弱環節,現有大型工件的升降裝掛技術的主要缺陷在於可靠性差,由於車身重心位置不同而使得升降裝置受力不平衡,造成升降過程中升降不同步,出現運行卡阻甚至損壞設備的現象,無法可靠地完成自動轉掛工作,申請號為CN201020658587.2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同步升降裝置,雖然其實現了機械化輸送過程的全自動化,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車身轉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別適合大型工件同步升降過程中的自動轉掛,但是它的省力性能不好,操作不便捷,結構比較繁瑣,製造工藝多以及製造周期長,成本昂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包括框架、第一連杆、第二連杆、轉盤、定滑輪、動滑輪和繩子,所述第一連杆和所述轉盤分別轉動連接在所述框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連杆的兩端分別鉸接在轉盤上和第一連杆的另一端,所述定滑輪轉動連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動滑輪通過所述繩子懸掛於所述定滑輪的下部,所述繩子的一端與所述動滑輪連接,繩子的另一端與所述轉盤連接。
優選的,所述框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梯子。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杆上套接有手柄。
優選的,所述轉盤的中部固定連接有T形件,所述T形件上設有圓形孔。
優選的,所述框架的下部設有若干圓柱形定位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該裝置通過搖動第一連杆使得第二連杆帶動轉盤實現連續的圓周運動,並將繩子纏繞在T形件上,進而逐步的將建築材料吊起到適合的高度,所述框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梯子,所述梯子可以便於操作人員攀爬進行作業,所述第一連杆上套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便於操作人員操作第一連杆,提高了舒適度,所述轉盤的中部固定連接有T形件,所述T形件上設有圓形孔,所述T形件用於捲起或者放下繩子,所述圓形孔用於繩子牢牢地繫緊,防止繩子滑脫重物砸傷腳,所述框架的下部設有若干圓柱形定位孔,當使用該裝置時,可以通過大木銷置於所述圓形定位孔內並牢牢地固定在工作檯上實現該裝置的定位和鎖緊,安全可靠,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的第一連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的轉盤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框架,2-第一連杆,3-第二連杆,4-轉盤,5-定滑輪,6-動滑輪,7-繩子,8-梯子,9-手柄,10-T形件,11-圓形孔,12-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建築材料升降裝置,包括框架1、第一連杆2、第二連杆3、轉盤4、定滑輪5、動滑輪6和繩子7,所述第一連杆2和所述轉盤4分別轉動連接在所述框架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連杆3的兩端分別鉸接在轉盤4上和第一連杆2的另一端,所述定滑輪5轉動連接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動滑輪6通過所述繩子7懸掛於所述定滑輪5的下部,所述繩子7的一端與所述動滑輪6連接,繩子7的另一端與所述轉盤4連接,通過搖動第一連杆2使得第二連杆3帶動轉盤4實現連續的圓周運動,並將繩子7纏繞在T形件10上,進而逐步的將建築材料吊起到適合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框架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梯子8,所述梯子8可以便於操作人員攀爬進行作業。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杆2上套接有手柄9,所述手柄9便於操作人員操作第一連杆2,提高了舒適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轉盤4的中部固定連接有T形件10,所述T形件10上設有圓形孔11,所述T形件10用於捲起或者放下繩子7,所述圓形孔11用於繩子7牢牢地繫緊,防止繩子7滑脫重物砸傷腳。
此外,所述框架1的下部設有若干圓柱形定位孔12,當使用該裝置時,可以通過大木銷置於所述圓形定位孔12內並牢牢地固定在工作檯上實現該裝置的定位和鎖緊,安全可靠,穩定性好。
基於上述,該裝置通過搖動第一連杆2使得第二連杆3帶動轉盤4實現連續的圓周運動,並將繩子7纏繞在T形件10上,進而逐步的將建築材料吊起到適合的高度。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徵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或在等同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