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嬰兒多重才正常(剛出生的寶寶多重合適)
2023-08-13 02:46:35 1
圖片源於網絡(點擊標題下的健康報即可加關注)
孕婦是胖好還是瘦好?孕婦是生個「大胖小子」好還是生個「小樣兒」好?孕婦經常會談論這類話題。有些孕婦認為懷孕期間就應該多吃,長得肉越多肚子裡的寶寶就越健康。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專家表示,孕婦瘦且肌肉含量高比胖且肌肉含量低的更能孕育健康的寶寶。
娘胎裡帶來的病和出生體重有關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多數人都盼望生一個胖娃娃,但巨大兒並不等於聰明兒。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院長黃荷鳳教授說,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的正常範圍為2500克~4000克,低於2500克為低體重兒(俗稱小樣兒),大於4000克稱為巨大兒。胎兒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都會導致胎兒源性成人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精神神經疾病等,即娘胎裡帶來的疾病。孕婦一定要注意營養平衡和孕期鍛鍊,可練瑜伽、遊泳等,直到生產。
黃荷鳳等人曾經對8000多例試管嬰兒做過回訪調查,發現這些嬰兒中出生低體重兒(2500克以下)患成人疾病比普通寶寶高出1.5倍。並且研究已經證實,出生低體重與成年期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歐美日本都有新生兒最佳體重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和上海市婦女保健所統計的一項資料顯示,近幾年來,上海市新生嬰兒的平均體重已上升到3740克,而新生兒體重在4000克~4500克的竟佔到了19%。
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說,超重對嬰兒生長發育不利,也是日後發生糖尿病、病態性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一個誘因。新生嬰兒平均體重增加還帶來了另外一個數字的變化,與5年前相比,剖宮產的孕婦增加了23%,孕婦生產日期比預產期平均提前了4.5天。胎兒過大、過重使孕婦生產變得更加困難,以致不得不剖宮產和提前生產日期。
日本把新生兒出生體重控制在3000克左右,而歐美等西方國家則把新生兒出生體重控制在3400克左右。這樣的體重對減少孕婦剖宮產率、孕婦均衡營養、孕婦產後身體恢復以及嬰兒得到健康成長等都非常有利。我國新生兒出生體重控制在3300克左右是比較科學的,儘管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孕媽咪新生兒出生體重的最佳標準。
準媽媽飲食不能走極端
其實,新生兒出生體重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孕婦在孕期營養攝入過多。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婦產科首席醫師陳金虹說:孕婦應該合理飲食,不應該過量攝入營養,也不能過分節制飲食。很多孕婦從懷孕第一天起為了寶寶而大吃特吃,其中有1/3的孕婦還會補充保健品。這些孕婦的理由是先把自己吃胖才能給胎兒充分的營養,等到產後再通過減肥減掉孕期增加的體重。而有部分孕婦則相反,怕失去往日苗條的身材而控制肉食的攝入,害怕胎兒過大導致腹部留下妊娠紋,結果造成了胎兒因營養不良而發育不良,甚至造成妊娠貧血。孕期節食不僅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也害了自己。
健康報記者 胡德榮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