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偏振光合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21:42:16 2
專利名稱:一種偏振光合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通訊領域中的偏振光合束器。
本實用新型一種偏振光合束器,由保偏雙光纖頭、雙折射晶體、凹面球面反射鏡、普通單光纖頭和外殼等結構組成,保偏雙光纖頭和普通單光纖頭分別作為光束的輸入端和輸出端,輸入端保偏光纖中射出兩束偏振態相互垂直的線偏振光束,經雙折射晶體合束後通過凹面球面反射鏡反射到輸出端的普通單光纖頭中,保偏雙光纖頭、雙折射晶體、凹面球面反射鏡以及普通單光纖頭分別固定在外殼上。
另外,根據不同波長使用要求,保偏雙光纖頭端面、雙折射晶體、及普通單光纖頭端面可分別鍍有相應波長的增透膜,凹面球面反射鏡鍍有相應波長的反射膜。
此外,保偏雙光纖頭端面、及普通單光纖頭端面可加工成一定角度的楔角面。
採用上述結構,由於不使用自聚焦透鏡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簡化了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圖2是本實用新型偏振光合束器的結構原理圖。
具休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輸入端保偏雙光纖頭1中保偏光纖11、12中射出兩束偏振態相互垂直的線偏振光束,L1、L2是一輸入光束A的兩條邊緣光線,L3、L4是另一輸入光束B的兩條邊緣光線,由L1、L2界定光束A的偏振方向平行於X軸,由L3、L4界定的光束B偏振方向平行於Z軸;雙折射晶體2的光軸平行於Z軸且與Y軸成θ°角,光束A入射到雙折射晶體2之後,由於光束A的偏振方向垂直於雙折射晶體2的光軸,相對於雙折射晶體2來說是o光(尋常光),其傳播方向不變,光束B入射到雙折射晶體2之後,由於光束B的偏振方向平行於雙折射晶體2的光軸,在雙折射晶體2中是e光(非尋常光),傳播方向發生光軸方向偏折,在離開雙折射晶體2時與光束A合為光束C。光束C入射到凹面球面反射鏡3後反射為光束D進入普通光纖頭4中的普通光纖13,完成偏振光合束。凹面球面反射鏡3的球心位於保偏光纖11與普通光纖13的中心處,並根據保偏光纖11、普通光纖13之間的距離,以及從保偏光纖11輸入光束的發散角,計算反射面的球面半徑,來確定凹面球面反射鏡3的結構和位置。
保偏雙光纖頭1、雙折射晶體2、凹面球面反射鏡3及單光纖頭4分別固定在外殼5上。
另外,根據不同波長使用要求,保偏雙光纖頭1端面、雙折射晶體2、及普通單光纖頭4端面可分別鍍有相應波長的增透膜,凹面球面反射鏡3鍍有相應波長的反射膜。
此外,保偏雙光纖頭1端面、及普通單光纖頭4端面可加工成一定角度的楔角面,以增大偏振光合束器的回損。
權利要求1.一種偏振光合束器,其特徵在於由保偏雙光纖頭、雙折射晶體、凹面球面反射鏡、普通單光纖頭和外殼等構成,保偏雙光纖頭和普通單光纖頭分別作為光束的輸入端和輸出端,輸入端保偏光纖中射出兩束偏振態相互垂直的線偏振光束,經雙折射晶體合束後通過凹面球面反射鏡反射到輸出端的普通單光纖頭中,保偏雙光纖頭、雙折射晶體、凹面球面反射鏡以及普通單光纖頭分別固定在外殼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偏振光合束器,其特徵在於保偏雙光纖頭端面、雙折射晶體、及普通單光纖頭端面可分別鍍有適於相應要求波長的增透膜,凹面球面反射鏡可鍍有適於相應要求波長的反射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偏振光合束器,其特徵在於保偏雙光纖頭端面、及普通單光纖頭端面可設成一定角度的楔角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偏振光合束器,由保偏雙光纖頭、雙折射晶體、凹面球面反射鏡、普通單光纖頭和外殼等構成,保偏雙光纖頭和普通單光纖頭分別作為光束的輸入端和輸出端,輸入端保偏光纖中射出兩束偏振態相互垂直的線偏振光束,經雙折射晶體合束後通過凹面球面反射鏡反射到輸出端的普通單光纖頭中,採用這種結構後降低了生產成本,簡化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G02B6/27GK2499848SQ01262750
公開日2002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11日
發明者林斌, 陳斯傑 申請人:福州康順光通訊有限公司